■ 追问
你信吗,交了那么多过路费,公路不仅没收回成本还出现巨额亏空?为什么合同期限到了还要收费?公平和效率又怎样兼顾?记者就社会关注的问题采访了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据新华社电
为何去年公路亏空这么大?
称建设成本快速上升;专家质疑运营管理支出超公路养护数十亿
根据公报,2013年度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3652亿元,支出4313亿元,年度亏损661亿元。收了这么多钱,怎么还有这么大亏空?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彦武解释说,一方面是收费标准长期不变。以北京为例,京港澳高速执行的收费标准是1994年制定的,京沪高速的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京藏、京哈是2000年制定的。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养护费用却逐年上升。
“建设成本快速上升是高速公路新增债务余额较多的主要原因。2011年全国高速公路平均造价为每公里5067万元,2013年上升到9082万元。国家发改委近年对部分公路车辆通行成本的监审结果显示,2004年后建成的高速公路全部亏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说。
北京圣大律师事务所主任赵瑛峰却对此提出疑问:建设成本上升、还本付息较多都可以理解。但“账本”显示,去年运营管理支出就有457亿,比公路养护的390亿还多。这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压缩?值得商榷。
此前,审计署曾对18个省份的高速收费进行专项审计,结果发现,有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一边是高额福利,一边是人浮于事、超编严重。有一家企业编制27人,实际多达156人。有些企业甚至把资金挪用建设楼堂馆所、投资理财。
此外,“账本”上还列明“其他费用”共104亿元。赵瑛峰说,“其他费用”是个筐,金额不大又没有明确二级明细科目的支出,都可以“装”进去,很容易成为隐藏“秘密”的“黑洞”。这些隐性黑洞不除,不仅是对公众不负责任,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公路建设。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