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雨训时,给学员们野外现场讲课-2
柏道远,47岁,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省地勘局劳动模范,省地勘局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执着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地质工作者对地质事业的挚爱与追求;他没有惊人伟业,却用青春与热血,追寻着献身找矿与科学研究的“地质梦”。他的人生因梦想而充实、精彩,生命之美在追梦中彰显、绽放……
立定追寻、甘于吃苦之美
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柏道远在湖南省地调院参加工作,从此开始了执着追寻“地质梦”的艰苦探索之旅。
地质工作,在许多人看来意味着孤寂和枯燥,但对柏道远而言意味着乐趣和梦想。24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挚爱的地质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地质事业一度走入低谷。其间,地勘单位经历了转型的艰难、改革的阵痛,很多地学专业的高材生或改行到工作环境舒适、效益好的单位,或到沿海自立门户当起了老板,而柏道远依然执着追寻他的“地质梦”。从三湘大地到巍巍昆仑,从雪域高原再到八百里洞庭,在人烟稀少的旷野、奇峰突兀的山间、悬崖对峙的峡谷、湍急奔涌的江河都留下了他的追寻足迹。
自参加工作至今,他主持和参与了1:5万及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油气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研究等项目共16个。2000年,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湖南省地调院组建一支精干队伍,承担了1:25万新疆西昆仑银石山幅、且末县一级电站幅区调项目,柏道远是主要技术负责人。莽莽昆仑山,地势险要,风劲雪大,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流沙和泥沼广布,环境极其恶劣。当时,柏道远和他的队友们冒着高寒缺氧的极度困难,克服了头痛、流鼻血、呕吐、腹泻等高原反应,完成了项目任务。多少次,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流沙层或冻土层,柏道远率领同事们一道趟着刺骨的盐碱冰水或稀泥,挖掘、架板、推车;车轮打滑了,一次又一次再挖、再架、再推,就这样,前进一段,再推一段,再前进一段……实在饿了,一块干馕,啃上几口,咽下几口水就是一餐;实在困了,打开睡袋,找一块稍微平整一点的地方一躺就是一晚。三年的艰苦奋战,两个图幅的验收获得高度评价,成果评为优良。
柏道远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强调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每次出野外,他都选择线最长、路最险、地质构造最复杂的线路跑。在1:25万常德市幅和岳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中上扬子重点地区(雪峰山)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关系研究”项目中,为收集到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柏道远亲自承担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研究,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阐述新的学术观点,得到行业专家的好评。他不放过野外调查中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地质现象或线索。2013年9月,他对泸溪县城沅江北岸北西向低角度逆断裂进行了观测,因时间太晚而未能收集到运动学特征资料,随后他三次前往该点,直到找到满意的资料为止。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