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时政专题>>寻找最美地质调查队员>>省(区、市)候选人>>广东

卜安:“不找矿,我愧称地质人”【3】

2014年12月23日11:5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儿子”

俗话说:“好女不嫁地质郎,否则夜夜守空房。”作为卜安的妻子张菊芳来说,有着切身的体会。

张菊芳的父亲张作南也是一位老地质队员,因患类风湿,长年瘫痪在病床上。1998年,卜安和张菊芳拉埋天窗,喜结良缘。

“结婚不到半年,他外出作业,一去就是半年。”张菊芳含着眼泪说,当时她妊娠反应特别大,一边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一边要保护怀有身孕的自己,还要时刻惦记在丰顺县尖笔岽矿区、开展野外填图工作的丈夫,真可谓“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特别是1999年出生的儿子卜圣杰,给家人带来短暂的欢乐后,愈来愈发现他反应迟钝、手脚不协调,与正常的孩子大不相同。夫妻俩将孩子送到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检查,症断书的白纸黑字:“双侧大脑半球脑髓质区密度略底,脑发育迟滞”,犹如晴天霹雳,心如刀绞。“是我害了儿子,我有愧圣杰。”夫妻俩抱头痛苦,连连自责。

“谁让我命里注定就是要嫁给地质人。”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张菊芳擦干眼泪说,上天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一年后,卜安完成了丰顺县尖笔岽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为后续完成国土资源部资源补偿费项目和找到中型矿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4年7月,卜安担任技术负责,提交了《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矿区铅锌铜矿普查报告》,探明铅锌金属量29.7万吨,铜金属量1.86万吨,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型。“小圣杰的病情经过长期治疗,身体恢复越来越好,生活己能自理。”张菊芳欣慰道。

而更让卜安、张菊芳夫妇俩惊讶的是,2013年8月,受台风“尤特”的影响,汕头重灾区潮南区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卜安作为潮州、汕头、梅州三市地灾应急专家库的一员,参与了潮南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排查防治指导工作。那一天,卜圣杰突然在电视上发现了爸爸卜安在潮南区参加抢险救灾的电视画面,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老爸,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儿子。”

“卜总舍小家、顾大家,关心大家的生活事情数不胜数。”苏燕华介绍,近些年,队里谈婚论嫁的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一位小伙子却为自己的婚事发了愁。

原来,和女朋友相恋一年有余的小伙子,终于盼到了双方父母见面,商讨谈论婚嫁的日子。可是远在外省偏僻山村的父母,却无法如期到达见面时间,让他六神无主。“走,我就是你的家长。”卜安拍着胸脯对小伙子说。“有这么负责的好领导,女儿嫁定了。”女方父母爽快地答道。

2014年春节,苏燕华正在老家玉林和家人团聚,门口突然出现了提着大包小包的卜安。“卜总,你怎么会摸到这里来?”苏燕华不相信自己的眼晴。“我也回家乡过年,顺便带家人,走访看望顺路的同事。”卜安乐呵呵地说。“有这么好的干部,奶奶放心了!”苏燕华的奶奶拉着卜安的手,紧紧不放。

“其实,20多年来,我也矛盾过、也挣扎过。”卜安说,他是长子,父母供养他读上大家,目的就是让家里生活有所改善,可是爷爷和外婆去世、母亲三次动手术、父亲下病危通知书,他一次都没赶过去护理照料。他永远忘不了去年岳父张作南的那句话:“好像九三一队就是你的家,整天都在矿区。”

“不找矿,我愧称地质人。”卜安执著地说。

图片说明(祝桂峰 摄):

1.“不找矿,我愧称地质人”是卜安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

2.在野外敲敲打打早己融入卜安的日常生活。

3.卜安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在九三一队,见证了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变迁。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刘昶荣(实习)、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