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高收费再度引发质疑
虽然没有人真的支付了2300多元停车费,但停15天收费2300多元背后的收费标准却是真实存在。
根据广西南宁市12月1日执行的停车收费标准,中山路属于一类区域一级道路,收费时段为7:00至22:30,一天收费15.5小时,以每15分钟收费2.5元计算,若全天停车总共就要收取155元。
南宁市物价局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市汽车数量达80万辆以上,而市区停车位的总数仅41万个左右,其中道路停车泊位3.3万个。调高停车收费标准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
南宁市相关部门也回应,此次调整停车费标准是严格按照政府重大决策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实行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等程序,提高停车收费标准有理有据。
实际上,12月1日执行的新标准甫一公布就引发了公众对其合理性的质疑。网民“半小时公主爱柯基”说:每15分钟2.5元,意味着下班去菜市场买把青菜煮面条,要飞奔进出才能控制在2.5元以内,否则“停车费比青菜贵”。也有市民质疑:眼下南宁多处封路、占道修地铁,公共交通也不完善,单靠提高停车费就能缓解拥堵吗?
公众最关注:多收的钱都用在哪儿了?
有网民认为,提高停车费价格也许有一定实际效果,但政府不能将治堵重心完全放在提高收费上,还要重点完善公共交通,收取的停车费也应主要用于补贴公共交通。此外,停车收费是暴利行业,政府应当监管好运营企业,并做好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的意见和监督。
目前南宁市区内机动车道两旁停车泊位由南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子公司或委托相关单位负责总体经营。有关方面介绍,2014年上半年南宁市停车泊位收费总收入约为533万元,目前均已缴入国库,列入道路设施的建设支出经费当中。
然而,道路停车泊位总共3.3万个,上半年上缴财政仅有533万元,平均下来每个车位每天才赚不到1块钱,与高昂的停车费反差太大。究竟钱去哪了?
对此,南宁市财政局给出的回应是道路停车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账核算,缴入国库的停车泊位收费收入是扣除了支付经营管理成本、设备开支等基本投入费用之后上缴的数目。但全市今年以来收取的停车费总额、经营管理成本、设备开支等基本投入费用到底是多少,截至发稿时南宁市财政局也没有给出详细数据。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周可达认为,路边车位收费有了明确的管理办法后,政府要有专门机构来监管相关单位和人员是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监管的手段上,要大力推广电子计费系统,减少和杜绝人为操作空间。广大车主要主动索票,并对不规范行为进行举报。对于这类公共收费项目,政府要及时公开停车费用收取的情况,让市民能够明明白白消费。(记者:张周来 黄浩铭)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