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黑”难度大,未来要实现非人工收费模式
黑停车场乱象谁都管不了,治标不治本是根本原因。其中,依法“治黑”由于手段有限难度很大,而科技“治黑”却面临超出人们想象的成本问题。
记者从北京司法部门了解到,要想通过追究刑事责任等严厉手段彻底斩断黑手,目前竟只能通过查获200张假停车发票等极少数办法实现。
2013年以来,北京东城区检察院依法办理了6起涉嫌使用伪造的“北京市停车收费定额专用发票”向路边停放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收取停车费的案件,共批准逮捕了5名犯罪嫌疑人。据办案人员介绍,按照现行法律,对于黑停车场的假收费管理员,要从他们身上查获200张或价值80万元的假发票,才能以“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对其追究刑责,除此以外,如果能够认定黑停车场收费超过5000元,才能以诈骗罪起诉。
但不少专家认为,按照现在管理执法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和查处积极性,上述需要大量调查取证的工作基本没人愿意做、能去做。北京中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莉凌对记者说,法律赋予各部门的管理权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现在各部门存在执法能力的问题。不是没有权力管,而是客观条件上无法实现。
南开大学专家赵聚军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黑停车场收费人员往往打‘游击战’,想要收集违法证据不容易,同时一些黑停车场都有‘后台’,与一些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利益纠葛,彻底整治需要和反腐结合起来。”
对于上述问题,负责办案的北京检察机关曾建议,停车管理公司应强化技术措施,通过设立路边停车收费刷卡机或配备手持刷卡机等方式,规范停车收费行为。此外,还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停车收费人员按正当途径收取停车管理费用,杜绝滥收费情形出现。
对此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推进“一车位一编号”、“信息化停车管理”等科技“治黑”手段,不过其成本却不低。
12月上旬,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曾公开称,正规“咪表”停车场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达到每月人均4000元左右。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一份《北京市路侧停车泊位编号施划项目中标公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北京华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和沧州通胜交通安全设施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中标施画北京5.1万个车位及编号,中标金额高达170万元,平均计算施画每个车位及编号的成本竟高达33元。而记者近期看到,在北京城六区,花大钱画的线编的号,不少已经出现模糊分辨不清的情况。
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认为,从国外经验和长远目标看,只有实现非人工收费模式的信息化收费,才能根除乱收费的黑停车场。下一步是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形成真正改革动力。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