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慈禧因盗墓已变成干尸 乾隆棺椁内5具尸体横陈【3】

贾鹏

2014年12月17日07:59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慈禧贴身锦缎修复须超一年(组图)

  至宝

  慈禧贴身锦缎 修复至少一年半

新京报:修缮还请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为什么会选择他们?

王兆华:这家单位是国家文物局的木制品、竹制品文物保护修复重点科研基地,在木制品、竹制品的保护上有他们的专长。国家文物局在全国有很多这种专业性的重点科研基地。为什么我们把丝织品文物送到杭州去了,因为杭州有中国丝绸博物馆,国家对丝织品的修复保护都由它来完成。

新京报:现在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

王兆华:他们的专家一年多之前就来了,并且取样分析,关于棺椁的修复方案,要在明年3月份出来。

新京报:说到丝织品,镇馆之宝陀罗尼经被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化,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修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技术?

王兆华:陀罗尼经被实际上是一件锦缎,不是一床被子,这件文物是用金丝和锦缎织在一起的,慈禧用的这件上面镶嵌了820颗珍珠,当时盖在她尸体的上面。盗墓的认识金银财宝,把上面的珍珠都拽下来,把锦缎扔了,但没想到这块锦缎是最值钱的,无论它的材质、工艺,都是一流的,也因为它的唯一性,是慈禧入殓用的,所以,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说,修复这件文物至少得一年半的时间,它破损和腐化的部分还得用原材料修补,颜色还得一样。

新京报:对于文物保护来讲,可能除了大规模的修缮,日常的保护也很重要。

王兆华:我们都说,这次修缮是清东陵有维修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如果日常的维护到位,可能以后也很难出现这么大规模的维修了。

最简单的日常维护比如“扫瓦垄”,得勤扫建筑顶部的瓦缝,因为平时刮风很容易把树籽、草籽吹到瓦缝里,遇到点土就生根发芽,时间一长就把瓦缝撑裂了,容易造成渗漏。

另外椽头上方的瓦块叫滴水,人家设计是有讲究的,瓦块要给椽头挡雨,这块瓦掉了,不及时更换,椽头泡水就容易烂,所以日常的保护对于文物来说非常重要。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