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裸官之治无疑是今年中组部推进干部选用制度改革的又一亮点。上半年,中组部下发《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首次明确5类重点岗位“裸官”需清理。办法出台后,各地一边启动对“裸官”的摸底统计,一边“照帖子请客”,安排组织部门约谈规定所列5类岗位任职的“裸官”,亮出政策,让局中人动员其配偶、子女回国,对不愿、不想搬家回国的“裸官”,则及时安排调岗。一句话,中央治理“裸官”行动在发力加速,种种迹象表明:“跨国走读”整不成了!
曾几何时,“丈夫甩手当官,妻儿出国安家”的“跨国走读干部”不仅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反而在少数地方比较盛行,甚至愈演愈烈。不少人一边想着步步高升,一边绞尽脑汁把妻儿送到国外安家落户。自己在国内犹如天马行空,来去自由。一时间,“裸官”不仅很时髦,而且变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一种能力的比拼,一种权力的象征。
“裸官”并不一定就是贪官,但“裸官”腐化堕落的几率往往更高,隐蔽性更强。“跨国走读”看似不咋地,但昂贵的跨国安家成本,不菲的“走读”费用从何而来?却是一个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团。在“省吃俭用月光光,半生都为买房愁”的国内公务员薪水制度背景下,养家糊口已不轻松,漂洋过海谈何容易,真不知道裸官有何高招,能够“跨国”来去自由,“走读”谈笑风生?网上披露的大量案例证明,不少贪官都是先“裸”后逃,为谋求后路提前将配偶子女移民国外,财产转移国外,以便东窗事发拔腿就跑。从这些方面来看,治理“裸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从组织层面分析,“裸官”不治,危害有三,一是贪了不好查。裸官家在国外,假如沦为贪官,贪污之款往往会被里应外合,拐弯抹角转移到国外安顿,在国内则两手空空,让你无从查起。二是逃了不好抓。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掉庙”,但裸官早已安家国外,一有风吹草动,拍拍屁股就走人,“和尚”和“庙”都无法找,甚至可能永远找不到,引用一位分析人士的话来说,如果他们带走国家机密,还会构成战略威胁。三是容易影响一大片。你能当裸官,我为何不能。你也当裸官,我也当裸官,裸官形成风,发展大计怎么办?百姓疾苦谁人解?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现实而具体的。
无论从反腐倡廉、从严治吏的需要来谈,还是从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角度去看,“跨国走读干部”都确实应该从严控制、从严管理了,“裸官如果不治,民族岂能振兴”,“跨国走读泛滥,民心必然涣散”。对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只想往外飞”的干部,还是不考察、不提拔、不重用的好!
在中央加速裸官治理的大背景下,各路“裸官”都是聪明人,应该迅速做个了断,要么赶紧搬家回国,继续好好为人民服务,要么服从组织调整,到新岗位报到上班。同时也要奉劝那些一心还想当“裸官”的人,“裸官”大门已经关上,“跨国走读”整不成了!(云南 李炳孝)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