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地调队员,26年的区域地质矿产调研生涯中,有一多半时间,都随身携带GPS定位系统、地形图、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记录本,奔波在祖国的高山戈壁,重复着定点、测剖面、记录数据、采集标本等工作,用寂寞的铁锤声与时空对话。
他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从2000年到2005年连续6年6次挺进青藏高原无人区,冒着生命危险用双脚丈量了6万平方公里人类从未涉足的土地,发现了代表古洋盆消亡残存的2条蛇绿混杂岩带和金、铜、铅、磁铁矿、莹石、石膏和浮岩等矿点。
2013年4月28日,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他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他,就是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质调查院基础地质调查中心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魏荣珠。
六闯“生命禁区”: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山西省地新疆区调项目所承担的图幅分别地处昆仑山中段和青藏高原北缘项目工作区面积6万平方公里,横跨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这些地方都是‘生命禁区’。
2000年7月,26个人,几辆东风卡车和杂牌越野车,穿越“风雪生死路”新藏线,翻过冰雪达坂,直奔黑石北湖。
被困、陷车,成为必修课。排水、挖泥、打千斤顶、填石块、垫木板、推车……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一天能重复十几次。沼泽、泥潭、草地、戈壁……每走一步都在担心。
在雪域高原,更多的时候,是生死之间的较量。吃饭、睡觉、走路、洗澡、高原反应……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事,离开了团队,就可能永远留在了高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魏荣珠带领着经过生死考验的热血男儿们,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0年7月27日,队友张建中突然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跳130次……该用的药都用了,还是不行!
魏荣珠急了!电台、海事电话,所有对外的通讯设备,都用上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安全工作站,喀什分站,山西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队……都指向了羌塘。
然而,融冰的季节,汽车走不动,徒步更不成,5140米的高程,直升机降落后也无法起飞。怎么办?
凌晨,魏荣珠再也等不了了。他决定,“护送病人出羌塘”!8个人、2辆车,他们行进在了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路上。5天5夜,与烂泥斗,与冰水争,与流沙抢,腹泻,咳嗽……就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了赶来救援的5名藏族同胞。绝望中,他们杀出一条活路。
病号安全了,魏荣珠带着2名司机再进羌塘,“咱们就是爬也要爬回羌塘,死也要和留下的9位兄弟死在一起”。12个人见面时,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在青藏高原野外作业,生存是主要的。魏荣珠和他的战友们凭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凭着坚强的意志,连续6年6进高原,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了地调任务,取得了大量翔实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了山西省科技进步最高奖空白
在雪域高原生存不易,进行野外作业就更难了。
为了避开高原湿季,从2001年开始,魏荣珠和他的队友总是选在3月中旬离家,5月初进驻工作区。
5月的高原基本没有解冻,车辆不易被陷,跑线路比较顺利,但此时一天中最低气温在零下20℃多,常常是一块标本刚拿起来就被冻粘在手上了。
调查队分为几个小组,除剖面组有相对固定的临时营地外,其他填图小组一般由一名司机和两名地质员组成,带上一周的工作用具、粮食、行李、简易的旅游帐篷,沿一条填图路线横穿图幅后返回,路线总长约200多公里。每个小组都像打游击一样,一天从早到晚工作12个小时以上,边走边干活,爬冰卧雪,走哪住哪。
尽管生活和工作条件恶劣,但魏荣珠他们并没有降低工作标准:“高原上气候特殊,地调队员们工作时间不能太长,所以大伙尽量详细观察、大量取样,我们工作之后,如果没有找矿和地质研究的意义,也许今后就不会有人来此工作,所以即使遇上困难,大家总是想方设法克服,尽量减少或不留地质调查空白区,遇到特殊地质现象时也是尽力去追索查明”。
在昆仑山进行填图时,为了收准收全第一手地质资料,填补该区地质空白,魏荣珠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同组地质队员深入昆仑山中的深沟和峡谷中开展工作。毛驴不能走,魏荣珠就自己背起行李和几天的干粮徒步前行,在人迹罕至的深谷中认真收集野外资料。有些地方因地形极为险要,危险很大,本可以放弃工作,但为了填补地质空白,他还是咬着牙以极强的责任心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崖上峭壁,最终完成了任务。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魏荣珠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劲头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26年来,他用艰辛和努力打磨出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主持编写了10余项科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完成了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特别是“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成果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了我省在该奖项特等奖上的空白。魏荣珠也因此获得“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