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新常态下看改革(2014年经济形势述评③)【3】

本报记者 朱 隽 顾仲阳

2014年12月10日03: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常态下看改革(2014年经济形势述评③)

  结构更优化,市场添活力,民生多亮点,改革成效日益显现

  改革是最大动力,改革也是最大红利。一年来的改革,成效正日益显现。

  改革,助推结构调整。

  从今年6月起,电信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生活服务业也纳入后续试点范围。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扩围,税制改革让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受惠于服务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速和比重继续超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

  产业领域,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均快于工业整体增长;消费领域,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迅速成长;投资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势头良好。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销售向好……今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在孕育新突破,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态势明显。结构优化成为今年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改革功不可没。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白手起家办公司,以前真是不敢想,现在‘零首付’也能注册公司,真方便。”不久前,何丽萍在吉林省政府政务大厅工商窗口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成为中国创业大军中的一名“新兵”。从登记咨询、名称核准到领取营业执照,何丽萍只花了3个工作日。

  一元钱办公司、简化住所登记、改年检为年报……一系列改革举措,向市场、向社会放权,激发了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3—10月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56.2%,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鼓励社会投资,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民营银行问世在即;农产品、资源性产品、公共服务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深化……着眼于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经济内生动力,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改革,促进民生改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改善,合着改革的节拍。

  曾经,“寒门难出贵子”。2014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学生专项计划。机会公平,让“知识改变命运”更有希望,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较上年增加了11.4%。

  放宽棚改企业债、创新推出项目收益债,金融创新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470万套以上;放宽社会办医主体和服务领域,政策松绑丰富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建管并重”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破解垃圾围城、城市内涝;根治“九龙治水”之困的顶层设计保证食品安全……强基础、促公平、补短板,民生难点变成亮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人们越来越真切的感受。

  改革未有穷期,改革明日可期。中国经济以改革姿态进入新常态,壮丽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耿聪、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