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13日,驻福建莆田平潭岛的解放军某部一个连队,在进行投掷手榴弹实弹演习时,突然,一颗已拉响了引信的手榴弹没能投出去,掉落在战壕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来自江西吉安县永和镇的23岁战士蒋新茍毅然扑了过去,将手榴弹压住,最后身负重伤不幸牺牲,保住了战友的生命。此后,他的福建长汀籍战友肖昌永,退伍后来到吉安县蒋新茍老家,改名“蒋新东”,替蒋新茍尽孝,陪伴蒋新茍母亲度过了余生。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蒋新东一直生活在吉安县,并有了一个13口人的大家庭。6日,记者前往吉安县采访了蒋新东,了解到其为烈士尽孝背后的故事。
在部队 被烈士英雄事迹感动
6日上午,记者来到吉安县城郊找到了蒋新东老人。今年70岁的他身体很健壮,穿一件旧式军装,浑身散发出一股军人的豪气。老人告诉记者,其实蒋新茍烈士生前与他并不认识,他们只是同在一个部队当兵,他比烈士晚半年入伍。蒋新茍出生于1943年,比他大一岁。
1966年8月13日蒋新茍牺牲后,部队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他学习。同年10月,蒋新东出席了军部第二届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大会暨向蒋新茍烈士学习动员大会。当时,烈士年近七旬的老母亲曾喜秀也应邀来到大会作报告。
蒋新东说,蒋妈妈在大会上介绍了蒋新茍入伍前的一些事迹。在一次抗洪救灾中,蒋新茍为帮助别人抢救财产放弃自家财产的事迹,当时就感动了他。
在部队期间,蒋妈妈因失去儿子非常悲伤。休会期间,军领导找他去做蒋妈妈的慰问工作。原因是蒋妈妈说江西方言,部队很多人听不懂,而家与江西交界的蒋新东能够听得懂老人的方言。
当时与他一起去慰问蒋妈妈的还有一名高姓女军医。两人共同照顾老人在部队的生活,并做一些安慰工作。蒋新东告诉记者,在与蒋妈妈接触过程中,他看到老人抱着烈士的遗像和遗物始终处于悲伤之中,他就对老人说,他和战友们都是蒋新茍的兄弟,他也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就说,那是不同的,又不能朝夕相处在一起生活。随后,他安慰老人说,如果老人家里今后有困难,他会随时提供帮助。后来,他又送了老人一本毛主席语录和一枚军功章,并在语录的扉页上写道:“赠给英雄妈妈曾喜秀,您的儿子蒋新东。”
老人告诉记者,“蒋新东”这个名字是他临时取的,取了烈士姓名中的两个字,另外增添了一个字。从此“蒋新东”这个名字就取代了他的原名“肖昌永”,至今一直使用。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