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发改委算账:1个农民工变成市民 平均需花8-14万元

2014年11月06日08:0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发改委算账:1个农民工变成市民 平均需花8-14万元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昨天(5日)表示,让2.69亿农民工变成市民,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平均1个农民工变成市民,需花费8万元到14万元不等,这将给政府带来财政压力。

  官方多次表态,城镇化不是修几条马路,盖几座高楼,而是人的城镇化。那么,让一个农民工实现市民化,需要花多少钱?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介绍:

  徐林:根据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大致估算下来每个人要8万,多一点要13、14万。

  记者由此粗略估算,当前农民工数量2.69亿人,如果以每人10万元计算,也需要26.9万亿元。即使剔除目前已享受的医疗、就业等福利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有12万亿元的债务需要偿还。那么,人的城镇化,钱从哪儿来?徐林表示,这也引起了发改委的关注,并研究了对策。

  徐林:这些钱不是一年一次性投入,也不是都由地方政府提供。我们在规划里头,特别强调要建议一个成本分担机制,中央、省级、市县政府、包括企业包括个人来共同承担的。

  除了解决钱的问题,如何分布落实城镇化也是关键。徐林透露,目前发改委正抓紧拿出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以及解决李克强总理提及的“3个1亿人”问题的具体方案,即到2020年1亿左右农民工在城镇落户,1亿左右居住在城镇棚户区或城中村的人改善居住条件,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转移。两大方案目前正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争取年底前能尽快实施。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徐林还表示,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调整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继续听报道。

  徐林介绍,根据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城市,20万到50万为中等城市,不满20万的叫小城市。而根据新标准,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500万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徐林:有很多研究表明,200-500万之间的城市是最符合规模经济的。标准如果不进行调整,它不能不适应我们现在对城市规模的调控和引导。(记者冯雅 晏琴)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