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盘点习大大十个基层故事:上任亮相不坐专车搭便车【8】

张洪涛

2014年11月04日11: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年轻干部要学「习 」 细数习大大十个基层故事

  7到最深基层得到最确实民情

  据《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陈强回忆,1988年春,35岁的习近平从经济特区厦门调到贫困地区宁德当地委书记,刚上任就下基层搞调研。当时陈强在福建日报社宁德记者站工作,随习近平跑遍了闽东9个县。他每到一个县,总是利用晚上时间研读县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下乡时,他经常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进村入户和农民交谈。

  有一次,习近平在饭桌上聊起在陕北插队的情形,陈强和饭桌上的其他干部“才知道原来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农民’,第一个‘官衔’是‘大队党支部书记’,难怪他和农民兄弟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

  下党乡,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之一。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2个多小时,深入到乡政府所在地。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里,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他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杨芳、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