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之依法治国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国家行政学院“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于10月21日下午在国家行政学院港澳培训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对话丹麦外交官”,由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国际部共同主办,丹麦外交部及驻华使馆代表参加。国际部主任董青主持了本次沙龙。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胡建淼首先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他认为,建国以来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实现了两大飞跃,第一是从法制到法治,第二是从法治到全面法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法治,50年代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国家开始初步形成。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标志着中国从法制走向法治的第一个转型。第二个阶段,从最早的依法治国到后来的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军,扩大到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意味着法治工作进入了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各个部门协同进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面法治阶段。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介绍了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他简要讲述了此次司法改革要达到的公正、权威和效率的目标。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去地方化。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司法管辖区域和行政区域要适当分离,避免地方对司法的干预。二是去行政化。让每一个案件由主审法官和合议庭来决定。审判委员会、院长不再直接决定案件的审判。同时改革上级法院和下级法院的关系。三是去封闭化。要推行所有生效的法院判决文书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
国际部主任董青认为,中国既是一个重视法治建设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视德治的国家。古代许多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就主张“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在加强法治建设、深化法治改革的今天,坚持“德主刑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行政学院对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公仆意识、依法行政、政府管理,这充分表明中国不但重视提高公务员的法治能力,同时也注重公务员道德伦理的培养。
丹麦外交部部长助理,法律事务总长李思北指出,法治建设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改革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将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行政学院所承担的工作也正是为了通过培训确保已经制定的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他简要介绍了丹麦法治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不同的国家对法治有不同的定义,各国的法律体系也有所差别,但是追求公正与效率,将是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动力。在谈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时,他说,法治与人的善恶之间的辩论自古就有,但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既需要好的法律,也需要好的公民。
中外参加人员还就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透明、司法监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沙龙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与会人员均表示收益良多。(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