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9月30日电 (记者姜泓冰)首个烈士纪念日,上海市教育系统依托“易班学生网上互动社区”平台,面向本市所有高校和相关中小学,集中开展全市层面的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烈士精神一起学、烈士足迹一起探、爱国主义一起谈、爱国电影一起看。
9月30日,上海开通大中小学生网上公祭烈士活动专题网,重点介绍杨开慧、宋学义、刘胡兰、罗盛教、李向群、苏宁、邱光华、朱晓平等烈士典型事迹。每位登录专题网的学子都可以向各位烈士“献花”,还可以通过线上报名预约,同师长们一同走入上海龙华、高桥、宝山三座烈士陵园和中共一大会址等爱国主义实践基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国庆节后,《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系列爱国主义电影将登陆易班网络社区平台,在校大学生可在欣赏这一系列经典电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参加展开优秀“影评”评选活动。
上海各大中小学校也精心组织烈士纪念日活动。9月30日,松江区中山小学100名少先队员代表全区青少年,参加了松江区委、区政府在松江烈士陵园举行的烈士纪念日活动,见证了松江区各界人士向人民英雄敬献花蓝的庄严时刻。宝山区各中小学组织学生骨干拜访烈士后人,聆听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党员讲授烈士生平和英雄事迹,还围绕“庆祝新中国65华诞·青春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和国旗合个影”等活动,运用主题团日、专题展览、报告会、阅读分享、新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烈士英雄事迹、弘扬烈士英雄精神的活动。闵行区协和双语高中9月29日下午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举行“沿着学长的足迹,做社会主义接班人”主题活动,缅怀他们的校友、英雄消防员刘杰。
复旦大学在上海市及本校“易班”网络平台上办起为期半个月的“复旦英烈人物事迹展”。 复旦校园内,一幅“昔日山河破碎,捐躯赴难君不惮;如今国泰民安,复兴之梦我辈圆”的标语,以强烈的今昔对比打动人心。该校国务学院学生在五卅广场举行纪念仪式,还发起了“理想的光辉:同龄人烈士遗迹沪上寻访”活动,将用三年的时间,通过文献查梳、社会调查、口述历史等方式,组织学生挖掘整理在上海牺牲的普通烈士事迹,引领青年感受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
在同济大学,学生们举办了以“英魂长铸”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纪念学校百余年历史中涌现的众多革命烈士。主题为“在血液中燃烧着憧憬的火轮”的《同济大学英烈图片展》,介绍了曾经或求学、或任教该校的20位英烈的事迹。
同样是百年学府的上海理工大学,也有多位为国捐躯的烈士校友,其前身沪江大学的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是抗战时期唯一牺牲的大学校长,每年4月7日刘湛恩校长殉难日,上理工都举办有关纪念活动。9月30日,该校校史馆的五位烈士像前,摆满师生们的献花。学校邀请老干部、校友与在校学生座谈,围绕“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校训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各抒己见。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党委启动“青春分享会”,组织青年党员和团员共同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推荐的《苦难辉煌》一书,邀请曾参加过井冈山红色学习的学生干部现场分享感悟。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很多同学将亲手制作的白色菊花插在花篮上、把将叠好的千纸鹤悬挂在树上,表达对烈士先辈的缅怀之情。大二学生杨超说:“身边的同龄人已很少能静静地读读历史。烈士事迹展让我觉得沉静,先烈们在那个白色恐怖的时代,用鲜血捍卫自己的信仰,我们也一定要为捍卫自己的信仰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