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南北金银花入典陷混战 专家称不应涉地方产业利益【2】

2014年08月22日1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南北金银花入典陷混战 专家称不应涉地方产业利益

  山银花“上火”之战

  正如邹明伟等经销商们所感知到的,湖南隆回“金银花”主栽品种在2010年后陷入第二次市场低迷,其他南方主产区境遇相似。

  相关报道指出,很多花农放弃管理金银花,放弃面积达5万余亩,现能正常生产大概只有16万亩,产量减少近三分之一,干花产量8000余吨,原有12亿的产值直接降至2亿元左右。

  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低迷?各方观点不一。夏亦中认为,隆回金银花市场的低迷始自2011年,与谣言有关。刘嘉坤及其任董事长的“九间棚”公司被指造谣“南方金银花”上火,严重打击了南方市场。

  公开报道显示,九间棚公司相关负责人多次受访时均表示山银花是“热性”,部分报道引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常青的《正品金银花与同属几个近缘种忍冬微量元素分析与药性初探》一文结论,称山银花“性热”。

  湖南电视台通过暗访得知,重庆商道公司一名名为“文海军”的人自称以130万的价格,帮山东九间棚公司炒作,打击南方金银花。有其署名的《南寒北热:金银花行情陡变》、《百万亩山银花遭淘汰,紧缺10亿株金银花苗》等相关文章至今仍可在网上搜到。

  就在去年5月,还有某行业报刊登《部分地方政府保护假冒金银花生产销售》的调查文章,文中采访了徐常青,其介绍称,“因为价格便宜,一些药房、超市购买(山银花),这导致一些消费者在生病后拿着医生的处方从药房买了‘金银花’后起不到治病的效果,还耽误病情。”“一些制药厂、凉茶企业明目张胆地购买掺假的金银花原材料,使下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受损害的是消费者健康和金银花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该报随后刊登了致歉文章。

  对于“造谣”的指责,九间棚公司日前回应,企业和重庆该公司是正当的商业行为,所谓“造谣的重庆某文化公司承认收取九间棚130万费用”与事实不符。重庆商道公司亦公开表示,当时所说只是“忽悠客户”。

  九间棚表示,“有关山银花性热观点”,系专业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在2011年5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金银花节暨金银花高峰论坛上作了公开介绍,并被2012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金银花研究应用新进展》一书收录,九间棚公司及其领导以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做介绍,不存在所谓“造谣毁谤”问题。

  难以令对方信服的是,《金银花研究应用新进展》一书主编即为刘嘉坤。九间棚公司网站上显示,公司目前力推的金银花品种,系与徐常青合作。

  2013年12月,湖南卫视节目称该论文被“断章取义”,节目中徐常青本人表示研究结论“是探索性的”,因探索有阶段性而不见得百分百正确。其论文亦显示,实验所进行的药性分析“仅仅依据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尚缺乏其他方面的证据,建议有关专家从临床和药理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矛头指向药典委

  事实上,国家药典委专家指出,两种药材药效相近,在药典中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表述相同,不存在寒热之分。

  湖南隆回方面认为,正是这些谣言将致富花变成伤心花。而根源在于2005版药典的分列。为此,湖南方面一边通过传媒辟谣“逆袭”,一边寻求“正名”——即2015版药典修订时,能将山银花并入金银花名下。

  但国家药典委显然并不赞同更名与重创市场的因由。8月15日,国家药典委发文澄清“在2005年之前,灰毡毛忍冬由于未列入《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仅作为地方习用药材,在当地使用,且不能用于国家标准的中成药生产,其产业发展较为缓慢。2005版《中国药典》将其归在山银花项下,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价格上涨,用量也大幅度增长。”

  夏亦中并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北青报记者,2009年以前的好形势,主要与非典、甲流等流行病的暴发有关,“我说过,靠的是老天爷”。

  对此,国家药典委的结论是,“反映2013年山银花销量下降的情况,同比对应的应是2012年的销量,而把其下降原因追溯到2005年的药典修订(更何况灰毡毛忍冬在此版药典中刚列入),显然不合逻辑。”

  有药典委专家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委婉指出,2013年3月,央视曝光了南方某地用硫黄熏蒸金银花的问题,尽管是一小部分,但也对其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产地的整体品牌信誉。滞销更多是市场因素在起作用。

  有北方采购商也认为,南方金银花是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目前整个金银花市场需求减缓,处于下行阶段,加之此前囤货,挤占了市场需求。

  南北方都要改药典

  更名纷争中,“金银花”与“山银花”在《中国药典》里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及用法用量等描述一字不差,也引发了多方质疑。据了解,在2005版、2010版《中国药典》里,两种药材描述均为 “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国家药典委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鹏飞解释称,经过长期实践发现,两者在化学成分及安全性方面都存在差别,所以在2005版药典中进行了区分。其中,山银花中含皂苷成分,有溶血性,如制作成中成药注射针剂,则会存在风险。但在药用功效上,两者相近,而对所收录药材的“功能与主治”等描述,药典要求文字严谨,只做原则性概况,不可能描述很细,所以当时直接沿用了金银花的表述。在临床中,医生会根据其用药经验和处方配伍进行合理应用。

  屠教授认为,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是出于标准的科学性考虑,不应混入地方产业利益之争。

  公开资料显示,学术层面的争议也一度存在。比如西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徐晓玉教授,一直反对区分“金银花”与“山银花”。她在多篇论文及文章中指出,金银花与山银花命名下的忍冬属5种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只有微小的含量差别,这种差别尚不能进行任何的临床判断。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金银花与山银花来源之争还被带到了全国两会上。近年来,山东、湖南等地,均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需要对《中国药典》相关词条进行修改,但方向却大相径庭。

  201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嘉坤曾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分内容的提案,他认为药典现在对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描述易造成混乱,建议药典对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功能与主治”分别做出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规定。

  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复里提到,“金银花、山银花的药用历史、中医临床用药经验以及各地用药习惯形成,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临床应用中并未区别,故《中国药典》未对其功能主治等项明确区分;而且,因相关研究数据不充分,尤其缺乏传统中药材的性味、功能与主治与其基原、现代药用物质基础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故目前《中国药典》暂未修订金银花、山银花的功能主治等项内容。”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侨联主席朱道弘呼吁,为武陵山片区民族富民产业金银花正名。他提到,2013年3月,央视播放了时长13分钟的《山银花变脸》的批评报道,该报道本来只是限于产品加工领域,却被一些媒体恶意炒作,说山银花吃了“上火”。加上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武陵山片区的金银花产业发展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制药企业和消费者不敢使用南方金银花,药农蒙受巨大损失。

  为此,朱道弘提出两点建议,尽快组织专家成立专题调研小组,就南方金银花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化解社会各界对南方金银花的偏见,将灰毡毛忍冬等南方金银花列入金银花的植物来源;此外,与之相关的中成药配方修订应该更加细致,相关部门要明确两种药材通用。

  最新进展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本月20日曾对该提案作出回复。昨日上午,朱道弘委员向北青报记者确认此事。据他介绍,药监部门回复的大意是两种药材的分列基于本草考证,地方志等记载不能作为依据;其次,山银花含皂苷,有溶血性,分开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改典前的激烈纷争

  媒体报道显示,2015版药典启动修改之际,此类博弈更加激烈。

  2013年7月,湖南省政府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函,称“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忍冬作为金银花药材的唯一植物来源”,引发了“割裂中医药文化传承、引起全国金银花南北产区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向国家食药监局去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2013年9月,湖南、重庆、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的五省区市十个县联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请示,要求将山银花与金银花通用。公函中称,“我们认为,药典分列后,在制定国家药品标准方面没有平等地对待历史上一直和金银花通用的‘山银花’。”

  不过,北青报记者在国家药典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一则《2015年版中国药典》拟收载山银花等标准增修订草案的公示,时间为2014年7月30日。灰毡毛忍冬仍列于“山银花”之下,草案对其性状的表述做了微调。

  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近日接受北青报采访时曾表示,针对南方反映,药典委曾组织专家讨论。结果一致认为,药典中的金银花与山银花不应合并。

  专家解释称,《中国药典》金银花项下既收载了有机酸类代表性化合物绿原酸的含量测定,也收载黄酮类成分代表性化合物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根据中药多成分作用的特点,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更好地控制中药的质量,是中药质量标准发展的方向。

  朱道弘认为,金银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有道理,有利于中药材规范管理;但他同时强调,虽然药典中分列,但此前市场上都是沿用广义的金银花概念,而且两者药效相近,所以主管部门工作应该更加细致,在中成药的配方修订中,两者可以通用的,要作出更为明确的表述。“也好让南方花农有条出路。”

  寻求“正名”的举动或许一时难有定论,网络举报的是非曲直也要靠权威部门依法调查。湖南等南方金银花种植大省在产业链条中寻求突破,拓展市场。8月13日,隆回县政府已确定“隆回县金银花产业专项工作方案”,组建由县长马健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除了“舆论关注”、“专家论证”外,按照工作计划,隆回县政府接下来将“积极联络贵州绥阳、务川、重庆秀山、四川南江、广西忻城、马山、湖南的溆浦、新化、中方等县,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整合形成南方金银花产业发展合力”。(文/记者 高淑英 孙静)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