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8月5日20时至8月6日20时,云南鲁甸、巧家以及四川雅安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鲁甸地震过后,震区雨水不断,加上当地地形复杂,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格外受人关注。在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启动精细化服务,根据当地最新的地形进行了更新,制作针对该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专报,明确的风险区域划分令人一目了然。那么,这一预警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接到预警后,又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呢?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国平告诉记者:“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就是降水。因此,我们在制作预警预报时所考虑的两大因素就是降水情况和下垫面情况。”
降水情况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实际作用于下垫面的累积降水:一定时间段内的降水累积起来,可以改变下垫面的状况,使其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不断提升;其二是激发雨量。在激发降雨的作用下,量变最终转化为质变,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下垫面的具体情况,则决定了多少降水才会致灾。“在震区,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时需要对降水量做降级处理,因为震区土质结构更为松散,一般25毫米的降水可能导致地质灾害,10毫米的降水就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张国平告诉记者。
“综合考虑降水量和下垫面情况后,通过数值模式计算,再与历史灾害点统计资料作对比,就能得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张国平说。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还在逐步研发将抗震体、建筑物承载能力、人口密度等纳入计算范围,如能在计算中考虑这些要素,就能够更为精细地计算出地质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如同很多气象预警一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从高到低分为红、橙、黄、蓝四级。但地质灾害破坏力极强,其预警关系到灾害隐患点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因而预警的应急措施也有其特殊的一面。通常风险等级达到黄色或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才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应急系统平台乃至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等媒介发布。这是因为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主要是组织撤离、转移和疏散人员,撤离本身也会对当地造成较大影响,因而不能轻易启动。如在风险很低的情况下进行预警,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随着预警的发布,当地也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密切关注雨情、加强巡查监测、停止灾害隐患点附近的户外作业、组织抢险队伍、实施交通管制等。而实践证明,对地质灾害最为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转移与疏散”。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实施转移的预警级别有所不同,大部分省级预警规定,发出红色预警时须做好撤离准备。”张国平告诉记者,“不过,也有部分省级预警中明确规定红色预警区内的隐患点要立即启动撤离。以福建为例,该省预警响应中规定,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红色时,预警区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和高易发区的群众,要全部转移到避灾点、安全区;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和易发区的群众也要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近年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出后的人员转移,挽救了成千上万公众的生命。2010年8月13日,四川绵竹清平乡发生强降雨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由于预警及时,转移迅速坚决,该乡5000余人成功避险。2011年6月5日,贵州望谟因特大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由于正值端午假期,又恰逢夜间,防范难度极大,但预警发出后,地方政府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成功转移45000余人。事实证明,面对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事先转移避难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震区公众收到预警后,应配合地方政府进行转移,避免因恐慌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张国平说。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