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在内的我国谷物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粮食进口受到关注。
“国际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国内市场价格,这是我国谷物进口大幅增长的一大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以小麦为例,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以来,小麦国内市场价格已连续9个月高于进口到岸税后价格。上个月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到岸税后价约每斤1.35元,比我国国内优质麦销区价还低0.12元,每斤小麦要便宜0.1元多。
“除了国内外粮价倒挂因素之外,品种调剂方面的需求增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从国外适量进口“强筋、弱筋”小麦来满足加工面包、蛋糕和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明显高涨。
此外专家指出,去年进口粮食基数较低也是导致“洋粮食高增”的又一原因。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前7个月我国每月进口谷物在66万吨和115万吨之间徘徊,而今年同期月均进口在160万吨以上。
专家指出,主粮进口占我国粮食产量的比重较低,现阶段粮食进口的高增不会影响粮食安全。专家提醒,国内外差价倒挂现象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