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8月7日电(记者方问禹)京津两市6日签署包括一个重点工作协议、五个框架协议在内的“1+5”合作协议。作为京津2014年-2017年重点推进的30项工作之一,协议明确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京津将以“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破题公共服务一体化。
根据协议,近期京津两市将优先推进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试点工作。
此外,京津还将探索社会保障跨区域转移对接。尤其在医疗保障领域,京津将研究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开展执业医师一体化注册管理;强化区域间卫生应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区域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在教育方面,协议提出,将支持有条件的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建立优质资源互通互享、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育发展规划互通协商的机制,深化教育战略合作。
对于此前舆论广泛关注的“京津冀同城化通信”的问题,协议也给出了回应:京津将推动建立两市移动、固话通信的联网、同网改造机制,力争尽早实现“固话无长途、移动无漫游”。
有关专家认为,京津两市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从此前更显方向性、原则性的表述,到目前具体到点的多方面举措,正式拉开了两市全面对接公共服务的序幕。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产业对接、要素对流、市场统一、功能转移、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但推进各方面工作,都需提前考虑各行各业“人"的因素。
“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人口流向,关系到政府产业对接、要素对流、功能转移政策的实际效果,因而是协同发展的关键点、破局点。”周立群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