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云南鲁甸“8·03”地震“黄金72小时”救援纪事【4】

2014年08月07日09:51    来源:云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云南鲁甸“8·03”地震“黄金72小时”救援纪事

  同一时间,成都军区驻滇某旅正向灾区疾驰。24小时后,该旅二营六连的18位战士出现在欧仁佳家的废墟上。

  4日下午4时到晚上11时,整整7个小时,18位战士用简易工具和双手,硬生生把欧仁佳从死神手里夺回来。扛上担架,战士们用渗血的双手,以跪行的方式爬上200多米的陡峭山路,往医疗点赶去。

  “要赶快送到县医院,不然女孩的左腿就保不住了。”在医疗点输液治疗后,医生作出诊断。

  乡村公路已毁,“徒步向屏翠出发!”副连长卢林阳发出命令。

  5日上午10时,18位战士再次扛起担架,又是4个多小时的徒步奔驰,终于来到翠屏村。此时,村里调派的大卡车急急向镇里驶去。

  行进了六七公里,前行再度受阻,一行人再次下车徒步抬行,翻过巨石,越过断裂带,快一些,再快一些!又是半个小时的疾驰,终于把伤员送到镇里抢救。

  时间在流逝。5日上午,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半。各方救援力量徒步挺进震中龙头山镇,迅速奔赴各个角落,竭尽全力,确保救援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龙头山镇左家湾村沟壑纵横,山高地险,是本次救援的盲点。5日上午9时,随着共青团成都应急救援队赴鲁甸地震灾区救援小分队副队长谢春明一声令下,10名队员徒步向左家湾挺进。

  绝大部分房屋倒塌、受损,灾情让队员们顾不上休息,小分队立即投入到搜救工作中。

  “快出来,里面危险!”一名村民正要迈入垮塌的屋内搬电视机。谢春明冲进屋子将他拉出。两人刚迈出大门,一堵墙便轰然倒塌。

  “左家湾是抗震救灾中的死角,我们小分队今天就驻守在这里。”谢春明说。

  交通中断,物资匮乏。灾区群众缺粮、缺水,急需救助!离龙头山镇仅10多公里的翠屏村成为进入西屏、银屏、龙井、八宝等村的必经之路和伤员转运、物资运送中转站,但巨石横亘、道路凸起,翠屏村被围困。

  “现有的粮食只能顶一天了。”村委会主任晏正美十分焦急。

  5日7时多,武警云南总队曲靖市支队的140名官兵再度向翠屏进发。“我们今天的任务除继续往外运送伤员外,还要把直升机运送来的物资迅速分发到各个村民聚居点,保证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支队政委角振云介绍,地震发生以后,他们第一时间进入翠屏,目前共找到7具遇难者遗体,救援重伤群众40人,仅4日就在单边10公里的路上运送伤员14个来回。

  翠屏村村民和解放军官兵合力,在一块开阔地上平整出一块直升机停机坪,运送物资的直升机首次在这里降落。当天,多架次直升机将矿泉水、方便面、帐篷等物资8000多件,及时送至西屏、银屏、龙井等地的受灾群众手中。

  “这是与时间赛跑,为生命决战,这是一场硬仗!”巧家县委书记方宗辉说。

  “快、快、快!再快点!”震后第一时间赶赴巧家县重灾区红石岩村银盘小组的昆明警备区突击分队,急速行军在山间泥泞小路上,161名官兵和民兵已徒步近5个多小时,带队的应伟贤明知官兵们已累到极限,还是让大家加快速度。

  “轻、轻、轻,再轻点!”在废墟中徒手刨人时,有救护经验的干部高锋提醒着战士赵俊豪。

  巧家灾区全力救人的“一快一轻”,成了灾后72小时黄金救援期的真实写照。

  被誉为“乌蒙铁军”的陆军14集团军某炮兵部队在地震发生后一个小时,就派出了第一批官兵风雨兼程连夜赶往灾区。到达巧家重灾区青山村、红箐村后,开展了“地毯式”搜救,一个连包一个片,一个排包一个村,一个班包一个组,一个小组包一户,战斗员与卫生员配合,救出一人,检查一人,转移一人,确保高速高效运转,生命大接力环环紧扣。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女队员,口音东西南北都有,救援却高度协调统一。他们自带装备,训练有素,在震后48小时内救出了巧家16名受伤群众。

  72小时紧急驰援,解放军、武警、民兵预备役9800余人,将校军官670余名,共产党员3000余名奋战在灾区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岛”,用双手托起“生命通道”。

  接力 抢救生命的决战

  空中飞行的直升机、运输机,铁道上奔驰的救援专列,公路上疾驰的救护车、运货车,构成了抢救生命的立体通道

  “呜……”汽笛长鸣,内六线“救001号”专列缓缓启动,54岁的李善巧怀抱8个月大、受伤的孙子,眼泪一下涌出——头一次乘坐火车,她竟坐上了一列救灾专列。

  5日下午3时32分,由副省长高峰亲自护送的昆明铁路局“救001号”救灾专列从昭通出发,向昆明疾驰。

  肺部感染的8个月大婴儿,重伤的12岁男孩,粉碎性骨折的78岁老人……5日21时许,专列稳稳驶入昆明火车站。不到10分钟,17名受伤的龙头山镇龙泉村村民被迅速抬上急救车,送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和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这是灾区转往昆明的第二批伤员。

  伤员转诊是一场接力赛。在此过程中,除了“陆陆接力”,相关部门还展开了“陆空接力”。

  5日18时25分,昆明长水机场,载有3名伤员的民航客机刚一降落,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在机场内外待命的医护人员便立即为伤员打通“绿色通道”,火速将他们送往医院。

  这3名伤员是5日17时由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抗震救灾野战医院转移出的危重伤员。经过争分夺秒的陆空接力和医院的全力救治,目前3名伤员情况已经稳定。“这下放心了,谢谢解放军医生。”看着身旁忙碌的医务人员,81岁的伤员王康芬感激不已。

  3日下午,省卫生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省级各医院和临近地震灾区的昆明市、曲靖市卫生部门做好接收救治伤员准备,省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