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鲁甸地震七日祭:鲁甸的声音传递新的希望

2014年08月10日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鲁甸地震七日祭:鲁甸的声音传递新的希望

  中新社鲁甸8月9日电 (记者 石雨)8月9日是鲁甸地震的第七天,在这一天里记者从鲁甸县城再次进入震中龙头山镇,记录下一天之中鲁甸震区的七种声音。

  《兰花草》的歌声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每天清晨,《兰花草》的音乐便会随着城市环卫车走遍鲁甸县城的大街小巷,地震发生以后也一直没有中断,县城里除了剧增的车辆和救援人员,生活节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今天是周末,可是一早的县城街头就有很多行色匆匆的人踩着《兰花草》的旋律赶往灾区一线投入一天紧张的工作。

  直升飞机的马达声

  “哒、哒、哒”,这是救援直升飞机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发出的声音。每天上午,从昭通机场起飞的成都军区的陆航团直升机开始往返于各个受灾点,运送救灾物资、转运伤员、为地面排危抢险工作提供空中支援。在灾区的任何地方,随时都可以听到这紧张而急促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在为灾区救援安置加速。

  汽车、摩托的喇叭声

  鲁甸县城到震中龙头山镇的20多公里山路是这次抗震救援的“生命线”,由于震后道路受损严重,加之各方救援抢险车辆激增,这条道路繁忙异常。在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想早一点到达一线,焦急的情绪变成了急促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今天是灾后第七天,“生命线”的车辆依旧很多,救护车、大货车、工程机械车……依然忙碌地“奔跑”着。

  大型机械的引擎声

  到达震中,刚刚通过龙井河上的临时公路钢桥就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循声一看,四台大型机械正在河岸边原来的玉米地上平整地面。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片正在平整的土地是用来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设立一个集中的救灾安置点。地震进入第七天,救援排危的同时,安置工作也开始同步展开。

  震中响起的广播声

  “未来三天,震中将会出现连续降雨,请灾区民众和救援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一到震中指挥中心耳边就传来了广播声,国家应急广播·云南鲁甸抗震救灾应急电台6日上午开通,全天候通过调频98.6向以震中龙头山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播出,设灾情速报、嘉宾访谈、震后服务百科、寻亲热线等多个栏目。这是国家应急广播继去年开办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后再次在地震震中开办专门为当地受灾群众、救援人员等提供信息服务的应急电台。

  清真寺里的祈祷声

  傍晚时分,龙头山镇开始下雨,骡马口清真寺阿訇李才飞带领周边穆斯林在清真寺大殿外做晡礼拜,诵经声传来。常规礼拜过后,李才飞带领穆斯林增加了两个祈福礼拜:“祈求真主保佑灾区民众和救援人员平安。”

  而在鲁甸县城的文屏清真寺,65岁的马武芬和志愿者们已经在商量,明天做点什么吃的给震中群众送过去。

  灾区孩子的笑声

  这是几天来第一次在震区听见笑声,转头一看是几个小女孩在围着一盒刚从山上扯下来的火把果边吃边闹。“你们在笑什么?”记者问道。

  “没什么,我们前两天还在担心9月份没法上学,刚刚去山上扯火把果的时候看到村口在搭板房,旁边的叔叔告诉我这是板房学校,9月份就可以在这里开学了。我回来告诉她们,大家都很高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