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国家卫生计生委详解埃博拉出血热常见问题

2014年08月02日17:0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家卫生计生委详解埃博拉出血热常见问题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胡浩)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扩散蔓延,全球响起警报。对于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等有关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目前,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但基于现有证据,人们认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临床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病毒潜伏期为2天至21天。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介绍,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有几种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无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发病和死亡的唯一方法。在治疗方面,严重病人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些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

   国家卫生计生委提醒,为减少传播感染,当人们曾经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病的地区,或者与已知或疑似患有埃博拉病毒病的人员接触过,并且开始出现症状时,就应当立即就医。

   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应鼓励并支持他们到医疗机构寻求医学治疗。处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此外,在受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

分享到:
(责编:崔东)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