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盛卉 实习生谭洁羽、舒洁)据媒体报道,北京多个区县出奇招、出狠招遏制腐败,如密云县建立由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100名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同样是对于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四川省蒲江县于近日出台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干部婚丧喜庆事宜随礼不得超过个人月工资(含津补贴)的10%;操办者收到明显超过此数额礼金的,应在事后5日内报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备案。这些关于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的监管规定和制度引起了热议。
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应该如何监管,由谁来监管?干部行为监管和保护干部隐私权之间应当如何平衡?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法学、行政学方面的多位专家。专家对此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专家认为目前在中央层面对于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规定尚属空白亟待制定相关规范;也有专家提出,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最主要还是靠严格自律;还有专家认为,对于干部行为的监管应当把重点放在对于权力行使行为的监管上,如果把权力行使行为约束好了,就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到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监督上去。
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此前没有统一监管规定
据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田禾介绍,以往并没有关于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规范的统一规定。这部分的监管基本属于空白,亟待制定相关规范。
而关于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方面,中央统一的规定还是上个世纪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1988),和《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1980)。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范围限定在“国内公务活动”和“对外活动”中,依然属于八小时之内的范畴。
“对于干部收受礼品方面的监管十分重要,收受礼品可能成为腐败的变相的渠道,可能成为权钱交易的方式。”田禾说,如果收受的礼品超出一定数额,可能会形成利益交换关系。
干部监管要发动社会监督,但最主要还是靠自律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认为,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最主要还是靠严格自律,然后是社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和家人共同监督。他认为,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他们的形象不仅仅是个人的代表,还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所以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工作的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
对此,田禾也表示认同,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管以自律为主,八小时之外的行为也要符合自身身份,符合道德规范。
监管重点应当放在干部的权力行使行为
“对于干部行为的监管应当把重点放在对于权力行使行为的监管上”,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吕艳滨说,比如不能收受被监管方的礼金礼券、亲属不能在自己监管领域从事盈利性活动、公职人员不能在外兼职等。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也要建立起来。
“如果这些行为监管好了,就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到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监督上去。”吕艳滨强调,出台详细而可操作的权力行使行为的规范,这才是干部行为监管的根本出路。
对于干部的生活隐私要依法保护
关于八小时外监督和隐私保护的关系的问题,田禾认为,这其中的度要把握好。对公职人员而言,隐私在一定范围内可能要做一点让步,因为他从事的是公务活动,手握公权力。但是,这必须要有界限,合法的、不违纪的私人生活应该受到保护。监督员的监督行为也必须要依法进行。
“反腐败工作首先要把公职人员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吕艳滨说,“然后给他的行为设置好界限,在界限之内的行为应该是自由的。”吕艳滨认为,现在有些人把公职人员至于一个道德高地,仿佛干部应该不食人间烟火。这样很不利于我们进行反腐败工作。
记者手记:
近期地方频频出台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的监管,政策出台的初心值得肯定的,希望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弥合和密切干群关系,防止干部从不知不觉的“小腐败”逐步堕落到违纪违法的“深渊”。然而,这些地方性的政策,有的还堪称是“奇招”,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目前还尚不得知。正如,上面专家所说的,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约束好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关键,让权力都在阳光下行驶,灰色的地带就会越来越小,无论是在八小时的内还是外。
拓展阅读:
盘点近期地方出台的规范领导干部个人行为的规定
北京市密云县 百人队伍监督8小时以外
2014年7月
建立由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100名干部监督员队伍,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监督情况,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
四川蒲江县 随礼不超工资的10%
2014年7月
四川省蒲江县出台《关于规范全县党政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规定婚丧喜庆事宜随礼不得超过个人月工资(含津补贴)的10%。通知要求操办者收到明显超过此数额礼金的,应在事后5日内报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备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 禁止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酗酒
2014年7月
广西部署开展整治党员干部中的纵酒行为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防止酒后失态失言失密失范,做到“六个严禁”:一是严禁在工作期间饮酒;二是严禁在公共场所猜拳行令、掷骰子或发纸牌等赌酒、强行劝酒和逼酒;三是严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酗酒;四是严禁着工作标志服在公共场所饮酒;五是严禁在携带密级文件或其他涉密材料时饮酒;六是严禁饮酒后值班上岗、执行公务、驾驶车辆。
湖北省 婚事限定一事一天一地办理
2014年5月
湖北省纪委印发《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对全省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的检查处理作出明确规定。如禁止全省各级党组织中的共产党员、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大办婚丧喜庆、生日祝寿、就学出国、就业入伍、乔迁履新等事宜,确需操办的,应当严格控制在亲戚范围内;禁止长时间、分批次、多地点或者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婚事限定一事一天一地办理等。
广东省广州市 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
2014年5月
广州市纪委印发《广州市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十个严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不得将公车停放在高尔夫球场、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不得违规用现金支付公务消费费用,不得违规收取润笔费等。“十个严禁”对官员的公务车使用、接待、日常交往、八小时内外行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细致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