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盛产帅哥美女,造就了很多连中国人都在追的偶像。
体坛,人才辈出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是人们当前最关注的热点之一。绿茵场上,身怀绝技的拉美足球人才层出不穷。
1958年,巴西人在斯德哥尔摩踢出让瑞典国王瞠目结舌的桑巴足球,17岁的贝利在众人簇拥下喜极而泣,这是拉美足球第一次在欧洲夺得世界杯,贝利逐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球王。 1986年,阿根廷球员马拉多纳如孤胆英雄般冲向英格兰球门并打入世纪进球,成为新一代球王。之后涌现出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梅西、内马尔……
拉美人不仅足球玩得提溜转,跑得也快。想必中国人都记得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他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独得三枚金牌,并且打破了男子10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至今,他仍是这两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演艺,独具风情
在演艺界,独具风情的拉美力量不可小觑。拉美明星中,不少是出生在美国的拉美后裔。他们的血管中流
淌着拉丁风情,所呈现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别
具一格的魅力,大胆甚至狂野,
总是生气勃勃。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我们是一家》的演唱者之一詹妮弗·洛佩兹就是美国的拉丁天后。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父母是波多黎各人。
洛佩兹身兼演员、歌手、电视制作人和舞者数个角色,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西班牙语系艺人,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位明星”排行榜,曾被美国《人物》杂志评为“2011年全球最美丽的人”。
洛佩兹还跨界发展,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闯荡香水界,战绩不俗。说到世界杯主题曲,耳畔响起那首热情奔放的 “Go Go Go! Ale AleAle”,这是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当年,《生命之杯》席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排行榜冠军宝座。人们因此记住了拉丁摇滚巨星瑞奇·马丁优美动人的歌喉和撩人的动感舞姿,称其为“摇臀天王”。
文学,“百年孤独”
对于拉丁美洲的文学,很多中国人觉得比较陌生,但那部《百年孤独》一定有不少人拜读过。这一巨著是哥伦比亚著名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还有《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百年孤独》刚一面市就震惊了拉美文坛和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很快被翻译成超过25种语言,销量超过5000万册。这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以其崭新的叙事手法深深影响了许多中国作家。同为诺贝尔文
学奖得主的莫言
如此描述第一次阅读
《百年孤独》时的震撼:“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在莫言眼中,马尔克斯是绝对的高峰。
记得上世纪80年代追过一部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这部片子根据巴西著名作家贝尔纳多·吉马良斯的同名爱情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19世纪巴西实行奴隶制时期,年轻貌美、心地善良的女奴伊佐拉敢于斗争、最终获得真爱的动人故事。
女奴伊佐拉的扮演者露塞莉亚·桑多斯因此获得中国“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外国女演员奖”。这一奖项不是由专业评委评出来的,而是中国3亿观众直接投票选出来的,可见桑多斯的受欢迎程度。
政坛,大众偶像
很多中国人“认识”切·格瓦拉。格瓦拉1928年6月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省一个富庶家庭。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理想的年轻人。 23岁时,还是医学院研究生的格瓦拉就同朋友一起,驾驶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两度横穿拉丁美洲大陆。人民的苦难令他忧心这片大陆的未来。
后来,他投身古巴革命并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一系列要职。然而,安逸的生活并不适合格瓦拉。 1965年,他悄然离开古巴,辗转非洲和玻利维亚的丛林,为实现“解放全世界受苦大众”的革命理想出生入死。 1967年10月,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中部的密林中被玻政府军俘获,次日遭枪杀,年仅39岁。
如今,人们谈起格瓦拉不仅想到他的革命,同时也将他和艺术联系在一起。当年阿尔贝托·科尔达为头戴红星贝雷帽的格瓦拉拍下照片 《英雄的游击队员》,这张照片已成为当今复制量最大的肖像照之一,T恤衫、杯子、手机壳、眼镜腿、钥匙扣、打火机……随处可见。
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让中国人知道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埃娃·庇隆。埃娃1919年出生在阿根廷的贫困农村,年轻时当过模特、电影演员和播音员,1945年与当时还是上校的胡安·庇隆结婚,成为他的第二任夫人。1946年成为阿根廷第一夫人后,埃娃积极从事与劳工、医疗、儿童、妇女有关的慈善事业,热心建设廉价住房,兴办学校,深受人民爱戴,在阿有“国母”之称。 1952年,33岁的庇隆夫人因癌症去世,阿举国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