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去年以来,福建省纪委根据中央纪委提出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结合福建实际,着力站准位置、转变职能、抓好主业。今年1—5月,福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初核线索2517件,同比上升18.34%。立案2416件,同比上升2.03%;其中厅级干部案件9件;县处级干部案件60件。
转职能,突出主责主业
把转职能作为核心,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解决职责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改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的方式方法,以促进“两个责任”的落实。起草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省级检查暂行办法》,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将实行“一案双查”。二是加大办案力度。按照中央关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要求,加大查办案件尤其是重大案件的力度。今年1—5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初核线索2517件,同比上升18.34%。立案2416件,同比上升2.03%;其中厅级干部案件9件;县处级干部案件60件。三是精减议事协调机构。对省纪委监察厅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三轮清理,从204个精简到17个。同时,督促指导市、县纪委同步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对省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进行两轮调整,把更多的力量调配到主业上。经过两轮调整,纪检监察室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7个,人员编制由62名增加到77名;执纪监督部门达到15个,占内设机构总数的68.2%,执纪监督人员占机关编制总数的71.5%。同时,加强对市、县两级纪委机构调整的调研和指导,要求上下大体一致,凡是省纪委未设立的,市县不得新设内设机构;市级内设机构调整工作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县级纪委的调整今年先进行调研,明年再适时推开。
转方式,增强监督实效
把转方式作为根本,突出监督问责,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改进办案方式“强震慑”。加强初查初核等基础工作,做实立案前准备工作,立案后抓紧调查,主要问题查清后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尽量做到“快进快出”。及时准确发布案件信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去年7月份以来,通过省级媒体对外发布了12起省管干部立案、移送、结案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产生了良好社会舆论效果。
探索专项巡视“增实效”。今年以来,针对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征迁款发放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对4个县(市、区)的专项巡视,已经移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1条。近期,已对省直5个单位进行常规巡视,并启动对新一批5个单位的巡视。
扎紧制度笼子“强监督”。在省纪委的推动下,针对土地出让和BT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意见》,省委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出让工作的意见》,并对土地出让实行网上公开试点,强化对相关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省纪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察建议工作的意见》,用好监察建议等法定手段,推动职能部门依法行政。
防患未然“早防范”。去年出台了《建立健全省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的意见》,实施任职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审计谈话、案后整改谈话、廉政责任谈话、巡视谈话等6种谈话提醒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今年2月份,又出台了6项配套制度,对谈话实施主体、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今年以来已对35名省管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提醒,起到当头棒喝、警醒教育的作用。
转作风,推动履职尽责
省纪委把转作风作为关键,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关于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改进作风的意见》,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等规定,率先禁止使用公款印制、购买和寄送贺年卡,以良好的作风履职尽责。
同时,省纪委还采取了多项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如,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等形式,共征求意见建议600多条,找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推动纪检体制改革工作中,开展“建立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制度”、“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派驻纪检机构向党和国家机关全覆盖”等专题调研,做好有关改革的前期工作;对委厅机关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进行分解,强化担当意识;组织开展“马上就办”,认真落实“交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办结反馈制”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强自身,夯实基础工程
福建围绕新任务新要求,从严抓班子、带队伍,着力夯实自身建设这一基础工程。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坚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三会一课”等制度,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优化班子结构,班子成员分工合理科学,班子运行情况良好,推动全省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察厅高度重视带好队伍,着力提高履职能力。去年以来连续举办三期案件检查业务培训班,对委厅机关和派驻机构全体干部进行轮训,提高办案业务能力。同时,通过选派干部挂职锻炼、参加中央纪委举办的培训等方式,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省纪委监察厅注重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着力防范“灯下黑”问题。组织对机关66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新的机关管理53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履职行为。主动将省纪委机关纳入暗访范围,并作为绩效评估的对象,切实做到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纪检监察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对个别干部在工作作风、履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和教育,今年1—5月,省纪委对群众来信反映的14名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逐件进行了解核实。市、县(区)认真调查核实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的举报信,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已对2名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乡镇纪委书记失职渎职)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