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严之尧:土地整治项目等应由农民集体负责工程建设

2014年06月25日21:15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今天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今天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指出,土地整治项目等应由农民集体负责工程建设。

严之尧首先表示,现在,全国每年大致投入1000多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亿亩。对于这么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来讲,一直在想方设法怎么“花一样的钱,整更多的地”,让党的好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最有创造力的。我们在广西龙州市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做法”,严之尧说,发源地在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弄龙屯,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历史上,这个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过于分散的小地块,“蚂蚱一跳三块地,草帽一扔不见地。” “有的一块地只能种一行香蕉”,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1997年,很有智慧的村民就自发起来,把地集中起来,重新规划建设,把小块并成大块,然后重新分配。后来不断发展,从村发展到乡,乡发展到全县,全县发展到全市,又发展到广西自治区全区。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了。

严之尧指出,之前,大多数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传统做法是“政府包办”,政府负责组织施工建设、监理、验收等,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认为最合适的施工队伍,但是没有让与被整理土地利益攸关的农民集体组织参与进来,他们的作用和力量得不到发挥。结果是,有的地方虽然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投入了巨额资金,人民群众还是不满意。

严之尧强调,后来,我们总结推广广西龙州的做法,实行“以补代投、以补促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建设等工程建设新模式,政府只要负责规划设计和验收两头,由农民集体负责工程建设,让农民用国家的钱、整自家的地,让实施者和受益者得到统一。 以前是国家花钱、找人替农民做事,现在是农民花国家的钱、自己为自己做事、让自家受益。 用这种办法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真正做到多方共赢。

“从土地整治工作本身来看,一是大大节约国家资金,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每亩投入从2000元左右下降到不到1000元,项目建设工期从两年左右减少到不到半年,而且工程质量更有保证了”,严之尧还称,“从农民受益的角度上看,有了这样高标准、高等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耕地,为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高泽华)

分享到:
(责编: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