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两部门合作加快开展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与防治工作

2014年05月20日16:43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国气象局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发布《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气象部门建立相应合作机制,加快开展城市内涝预报预警与防治工作等。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是城市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出现,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凸现。城市暴雨特征也发生显著变化。数据表明,超大城市群可能导致产生新的暴雨中心或导致暴雨中心位置改变,部分城市每隔10年左右出现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依据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理论,基于逐分钟的降雨记录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城市暴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时间空间的分布等,是科学表达城市降雨规律的一种方法。”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资源环境工程服务首席宋丽莉说,“《导则》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技术指引,可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编制城市暴雨公式和暴雨雨型,以呈现我国不同气候背景、不同下垫面条件下产生的短历时暴雨特征,为我国城市排水和防涝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程炳岩认为《导则》的发布将对城市排水管网设计起到推动作用,“暴雨强度是管网设计的基础标准”。

根据要求,各地气象部门将因地制宜、规划部署降雨观测站网,规范开展气象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指导各市(县)规范编制暴雨强度公式。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配合做好暴雨强度公式和暴雨雨型确定相关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中,积极为自动雨量站的建设及其周边观测环境的保护创造条件,保证雨量站观测记录的连续性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据悉,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成果将由所在地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城镇排水主管部门)会同气象部门组织审定,并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报上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此外,各地气象部门将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密切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对历史分钟自记降水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并针对当地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变化规律和城市降雨空间分布的类型等与城市排水防涝的关系开展工作。

分享到:
(责编:曹昆、张玉珂)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