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习近平主席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述评之七

中国梦拥抱世界的自信与豪情

2014年05月11日14:2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习近平主席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述评之七

   这是坚定不移的道路自信,这是梦想感召的认同响应。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的欧洲之旅,让中国梦进一步走向世界。他用明晰、亲和的方式阐明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引导欧洲各界正确了解和认知中国,展现了以改革驱动中国梦早日实现、更多惠及世界的自信与豪迈。

   立足历史和实践的道路自信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在浸润着古希腊文明的欧洲大陆,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更让人产生强烈共鸣。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历经千年而未变。

   “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着中国梦的内涵。

   普天之下,虽然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但是盼稳定、求发展、希望过上安宁富裕好日子,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中国梦既是民族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而这,与欧洲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梦想相似,但通往梦想的路径却不能强求雷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人民实现梦想的途径各异,机遇与历程也不尽相同。不能以自己的发展道路否定、贬低他人的道路,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携手实现各自梦想方是正道。如习主席所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命运、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顾中国历史不难发现,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现实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成功之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实现了年均约10%的高速增长,中国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赶超,宏大的中国梦变成一个个真切实在的“致富梦”“小康梦”……

   新世纪以来,中国超越欧洲的英、法、德和近邻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欧洲亦将目光转向东方,希望借助中国力量渡过难关,这在工业革命以来尚属首次。

   自信并不意味着自大。“同样一桌饭,即使再丰盛,8个人吃和80个人吃、800个人吃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深知,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习主席阐明了对中国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

   自信更不意味着自傲。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的宣示,贯穿习主席的欧洲演讲。在巴黎,他将中国比作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柏林,他以真诚告诉世人:中国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李宇浩、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