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新体制
科学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更是防止腐败的利器
近年来,探索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正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实现创新?如何整合既有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市场价值提升?辽宁省鞍山市作为国内较早进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试点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2年7月开始,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建立完善交易规则,采用全程电子化运行,集合多方力量监管。
自此,鞍山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新技术、新机制方便各方交易行为,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公共资源价值明显提升,腐败现象被得到有效遏制,一举多赢的局面开始形成。
不过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鞍山部分基层干部也谈到,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还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困扰。例如目前我国在经济领域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新型公共资源管理和交易理论框架,顶层设计不足;法律法规滞后,容易形成立法冲突;平台标准化建设程度不足,难以实现交易资源共享等。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大幕已经拉开,进一步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需从加大改革力度、拓宽交易领域、完善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深入推动。”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付贵杭说。
统一交易平台和规则
采访中,鞍山市委书记王世伟谈到,2012年鞍山市开始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新体制,成立了“一委一局一中心”,即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由此带来的一个根本变化是,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开始脱离各市直部门的“掌控范围”,迈出了面向广阔市场的关键一步。
据付贵杭介绍,鞍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建的核心思想是“管办分离”,即实现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同时,交易中心实行交易平台、信息发布、交易规则、监管“四统一”的办法,将原先分散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业权及国家集体产权交易等6个交易平台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交易平台。
区别于以往的政府招投标平台,统一的交易平台不区分主管部门,而是按照交易流程、特点设立开标区、评标区、公共服务区、交易监督区等功能区,统一进行规范管理。
交易平台建成后,交易规则能否相互衔接以及规则完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鞍山市先后制定出台《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库管理暂行规定》等多个政府规章,推进地方立法,使新体系运行始终处于制度的框架之内。在交易规则方面,中心先后制定了20余项交易管理制度、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从制度层面上堵塞管理漏洞。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各类工程建设,交易项目专业而又复杂,对此,鞍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交易中心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入场登记、交易事项核准备案、交易文件备案等各个环节固化为计算机程序,全部交易实现电子化运行、公开化操作。
立体化监管遏制暗箱操作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涵盖政府采购、基础设施招投标等,涉及金额巨大,容易成为腐败及不法行为的高发区。
因此,在鞍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程序严谨、交易规范渗透到交易的每个过程,开标室、评标室、监督区各自独立封闭,全程视频监控、网上公开、电脑变音答辩、语音抽取专家等技术和办法运用,使人为暗箱操作没有空隙可钻。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被专家库随机抽来参加评审的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刘玉芬,她说:“来之前我们不知道谁是买家谁是卖家,来之后才知道,我们遵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谁家最低、合理,我们就选定谁家。整个评审过程,我们和外界都隔绝,任何人都不能干扰我们。”
除了交易过程阳光公开,创立“立体化”监督体系也成为遏制腐败保障交易公平的“拳头力量”。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公管局、行业部门、纪检机关形成“三位一体”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实施交易结果社会评议和网上监督,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立体化监管机制,让监管水平和检查力度都得到了迅速提升。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纪检组长侯宪诗说,平台运行一年零八个月时间里,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共处理6起投标企业和专家违法违规问题,对违规专家和企业分别处以取消其1~3年参与交易评审资格和取消其1~3年内参与交易活动的资格的处罚,并将处理结果在网上通报。
据鞍山市市长吴忠琼介绍:“从交易系统运行实践来看,公共资源集中交易是简政放权的好办法。改革之后,行政主管部门只有监管权,没有操作权,从体制上设置了‘隔离墙’,改变了过去行政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市场决定价格,企业家决定市场,有力推进了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开、公平、公正。”
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公共资源价值
经过近两年的公共资源交易实践检验,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欣喜。目前,鞍山市下辖的海城、岫岩、台安3个县市都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幅降低了政府购买社会资源的成本。
据统计,自前年7月交易平台试运行至去年底,鞍山全市共完成交易项目1107项(宗),累计完成交易额205.97亿元。仅市级平台即节约资金1.26亿元。海城市交易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交易项目841个,交易额133.16亿元,为当地政府节约资金1亿多元。
不仅如此,付贵杭表示,新体系运行后,投标商、供应商不用挨个部门跑了,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如建设工程交易由原来的40天压缩为28天;政府采购招标由原来45天压缩为35天;资产处置由30天减少到15天,有效加速了项目进程。
此外,公共资源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据鞍山市有关部门统计,交易中心成立前,分散在各个部门的6个交易平台,少则10人左右,多达70多人,交易场所、交易设备,每个交易平台每年需投入约40万元。现在归到一个交易中心,人员为114人,每年政府投入约150万元。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还有效提升了公共资源的价值。海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尹平介绍,海城范峪村菱镁矿是村集体矿产,此前由于补偿分配曾引发80多人集体上访。2012年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村集体将其送来拍卖,结果在1.6亿元高“底价”基础上一直拍到4亿元,村民获得双倍补偿,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充实。(记者 李仁虎 陈光明 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