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李宇浩) 4月23日,国家信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的出台将有利于信访工作制度的改善,有利于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和信访行为。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分级分类处理信访事项更有利于分清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高参与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办法》规定了有关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6种情况,并不意味信访工作没人管没人问。”林喆说,在受理环节明确分流是为了使来访事项更好的落地、得到更好的办理,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信访制度化进步的体现,将进一步服务于广大民众的诉求。
林喆介绍,信访是人权保障的一种形式,是揭露腐败、汇集民意、了解舆情的一个窗口和渠道。同时,信访制度是民众实现救济权利的一种途径。她认为,随着司法公正性的提高,行政解决纠纷更得力。
“人体血液循环也会有阻塞的时候,关键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林喆将信访的疏导工作比喻为人体血液循环的疏通。她建议,将信访纳入法律援助的范畴之中:一是建议律师和地方法院在空暇时、在完成主要工作的前提下,帮助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二是建议充分发挥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相关法律专家学者和法学专业的学生可帮助进行疏导,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纠纷,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