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记者白瀛)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萨特的经典剧作《死无葬身之地》将于5月2日至18日在国话先锋剧场上演。这是该剧继1997年首演、2005年复排后再次复排,依然由国家话剧院导演査明哲执导,冯宪珍、韩童生等主演。
该剧故事发生在1944年二战结束前夕,5名法国游击队员被俘,唯一逃脱的队长若望被作为身份不明者被关进同一间牢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楼自尽;卡诺里镇定自若,在若望建议下主张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溃准备招供,被同伴掐死;杀死弗朗索瓦的亨利为是否出于自尊而挣扎;若望的情人、弗朗索瓦的姐姐吕茜在遭强奸、弟弟死后视死如归,却最终选择了求生;就连若望也在面对弗朗索瓦和60名队员的选择中痛苦不堪……
査明哲8日在京说,剧中,亲情、爱情、信任、背叛、恐慌、绝望,这些元素在极限环境下萌生出各种选择的可能,而作出选择的是这些角色内心深处的灵魂,是成为“英雄”还是成为“懦夫”的瞬间抉择。
《死无葬身之地》是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并蕴含存在主义哲理的极限“境遇剧”。萨特幼年丧父,参军后靠着几乎看不见的一只眼睛蒙骗过德军在二战中幸存下来,他经历过集中营生活、参与过法国的地下抵抗运动,后来用“笔杆子”投身政治。
“他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强调自由和个人的存在,所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哲学思想。萨特说:‘一个人从他被扔到这个世界中的那一刻起,他就对他所做的一切负责任。’游击队员对怀揣着对最终胜利的追求,夹杂着爱与恨,他们为了自身的价值和尊严选择了死亡,但是他们获得了意志上的胜利。”查明哲说。
1997年,刚刚留俄归国的査明哲首次将该剧搬上舞台时,呈现出朴实硬朗的风格,舞台上有畏惧、有烦躁、有绝望,但是没有多余的忧郁和眼泪,同时着力开掘人物个性,寻找个体生命里隐藏的生命动机。
査明哲导演在首演时表示,他不仅仅是在塑造英雄,还是在和观众一起讨论塑造英雄的过程。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