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持续推进也屡屡受阻
经过现场不断探讨后,救援部门研究制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采用钻机进行套管钻孔,拟输送食品和水;第二套方案是在塌方体进洞方向左侧开辟导洞,并在导洞上部采用小道管加固。
在场的救援人员认为,打通一条生命通道、确保人员给养是重中之重,而如何打通这段坍塌堵塞的沙石成为难点。
为了加快打通隧道,救援指挥部先后从长春、黑龙江、山西太原调来多台钻机,选定多个钻点施钻。“隧道内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石头和施工的金属框架交织在一起,导致挖掘十分困难,救援中的钻头经常崩断。”一名参与救援的工人说。
中铁十九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林生表示,一方面是现场交通不太方便,设备运输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就是塌方体有大块孤石和钢滚架阻碍了钻头掘进,导致整个救援比较缓慢,一个小时只能推进一米左右。
“另一个救援方案是用液压将直径820毫米的钢制管道一点点压入塌方体中,在管道打通之后,用小车将被困人员依次拉出,但在管道压入的过程当中,因为塌方体内石块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很容易造成次生灾害,导致二次塌方的可能。”刘林生说。
挖掘—受阻—再挖掘。4日下午,救援人员终于钻通塌方体,通过给养管与隧道内的人员取得了联系。在确认被困人员全部幸存后,救援人员开始向隧道内输送小米粥等给养物资,同时加快挖掘进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