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的新闻敲诈和假记者典型案件,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共查处了36起,如何避免受到这样的敲诈?遇到这样的敲诈,我们又该如何维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新闻处处长农涛给大家支招。
农涛:首先要通过登陆中国记者网,输入记者的名字和单位名称就可以核验出这个记者的身份是否是真的记者;第二步,来访所谓记者要做好证据留存的工作,比如他要提出要通过采访给你发核稿函、把核稿函留下来,跟你提出要做报告,做报纸的发行提出利益要求的时候,也要相应注意把相应的录音录像的证据留下来。第三步,及时向新闻出版总局或者公安机关报案,我们近期公布了打击新闻敲诈的举报的热线,是010-6521-2870。
中宣部等9部门这次在通知中这样强调,“痛下决心、动真碰硬,坚决防止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扩散蔓延。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已经开始部署重拳出击。农涛介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建立双移送的一个责任追究制度。
农涛:对涉嫌违反犯罪的记者或者假记者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对案件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报社新闻单位的负责人也要移送到相应的纪检部门进行行政责任的追究。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巡视员副司长王喜凯介绍,网络新闻敲诈和真假记者联手敲诈案件现在已经成为新患,下一步要坚决查处。
王喜凯:可以通过扫黄打非网和扫黄打非的微信来进行举报,现在是要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网络媒体,一些非法新闻网站网络的频道借这些非法网站和网络频道进行敲诈勒索的要从严处罚,坚决查处幕后敲诈勒索的不法机构,对真假记者内外勾连合伙进行敲诈勒索的要真假记者一起打,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来源:中国广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