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茬!广州现双胞胎地名
同一个地名,但有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在别的城市遇到过吗?近日,记者发现广州有多个地名或路名为“孪生兄弟”,字和读音完全一样,甚至还有“三胞胎”地名的例子。
字和音相同但地理位置不同,搞晕了众多市民,而有的地名,尽管中文字和读音不同,但因汉语拼音相同,把一众外国友人难住了。
两条“棠安路”搞晕记者
3月16日,广州的哥颜师傅停在棠安路的出租车被盗,因此他发布微博,希望能有人帮忙留意。记者致电颜师傅询问详细情况,包括车辆被盗的具体路段及周边环境。颜师傅称,他的车丢失在棠安路一间便利店对面,旁边有治安监控记录了盗车全过程。颜师傅还表示,棠安路是众多出租车司机交班和居住的地方。
随后,记者来到天河区棠安路。在该路上,记者果然发现有一个被治安监控覆盖、旁边就是便利店的可供停车位置。记者到达时,恰好是出租车交班时间,大批的哥驾车在交班。根据上述线索,记者确认此处为颜师傅丢车的地方,便发表了相关稿件。但该稿见报后,颜师傅致电称:“你搞错了,我丢车的地方不是这条棠安路。”
“广州有两条棠安路?”顺着颜师傅指引,记者在白云区三元里大道北端,发现了另一条棠安路,和天河区的棠安路路牌文字几乎一模一样,唯独是路牌下方的文字不一样:天河棠安路为南北走向,北接棠德南路,南接科韵路;白云棠安路为东西走向,东接三元里大道,西接谢家南社路。
两条棠安路,在不同的地区,但都是广州的哥交班和聚居的地方。在广州土生土长生活了近30年的记者本人“栽了”。
还有“三胞胎”地名
根据一众的士司机指引,记者发现,广州地名不止棠安路一例“孪生兄弟”。
广州地铁6号线的开通,让不少市民认识了该线东边终点站,位于天河区的“长湴”这一地名。由于“湴”字不太常见,不少市民倍感新鲜。但对于居住在白云区嘉禾的市民来说,“长湴”并不是一个新鲜名字,“我们家旁边也有一个长湴。”原来,在白云区的嘉禾同样有一个叫“长湴”的村落。一北一东两个长湴,看起来互不干扰。但对于罗冲围公交总站来说,却可能让乘客困惑。记者在该站看到,该站有46和259两路公交车,都前往长湴,但一个是去天河区长湴,一个是去白云区长湴。为了区分,46路线路牌,写着“中科院化学所(长湴村)”,259路线路牌则写“嘉禾(长湴)”。
“几乎每天都会有乘客在站台打手机问‘到底是哪个长湴’。”罗冲围总站站务人员称,一些外地来客经常被搞晕。虽然线路牌已加注,但坐错车的人还是有。
海珠区工业大道附近有个石溪,天河区也有个石溪的村落。
孪生已经罕见,更罕见的是“三胞胎”。前文所述的天河棠安路,取自该路旁边的棠下村。但在白云区三元里大道旁,同样有个叫“棠下”的村。而在萝岗区的九佛,也有一村名为“棠下”。
英文发音相同老外坐错车
即使中文字和音并不相同,孪生地名的烦恼,也会意外地让外国友人在广州遇到。
广州地铁老2号线开通时,海珠区有个地铁站,名为晓港站。2010年老2号线拆分成新2号线和8号线,晓港站划归8号线,新2号线在白云区,有一车站,名叫萧岗站。两个车站的外文名字,如果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按汉语拼音翻译,都叫“Xiaogang”。记者19日搭乘地铁前往上述两站,发现地铁英文报站中,两站发音一模一样。
为此,广州地铁对晓港和萧岗两站,外文译名作了处理。萧岗站外文,多加一道杠,显示为“Xiao-gang”。不过因报站声音无法区别,还是有人坐错。“总会有一两个外国人,本想去萧岗,结果来了我们这里。”晓港站站务人员告诉记者。
“撞脸”地名都有故事
孪生地名惹麻烦,改名字不就得了?记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广州这些孪生地名,个个都有段故事,改了谁都不好。
例如,根据《广州百科全书》,天河棠下得名自“村落建在甘棠树下”;对于白云棠下,《新市镇志》记载“村民原住唐代长安附近,因躲避战乱南下,取‘唐朝南下’之意名‘唐下’,又名‘唐夏’。后因村位于棠溪之南,‘唐夏’‘棠下’同音,久而久之名为‘棠下’。”根据《广州市地名志》,萝岗棠下“因村位于鱼塘以下得名‘塘下’,后谐音‘棠下’。”(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