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产业联盟“扎堆” 法人身份待明

2014年03月18日06:15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产业联盟“扎堆” 法人身份待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虽已被企业界认可并广为采用,但真正申请成为社团法人的却为数不多,其运行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当老挝、柬埔寨、古巴等国用上了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当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标杆……,其中活跃着的,是“产业创新联盟”的身影。

  我国产业联盟自诞生以来蓬勃发展,在整合创新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良莠不齐、法人身份不明等问题。产业联盟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又该如何引导产业联盟发展?记者在联盟聚集的北京中关村进行了采访。

  产业联盟为什么这样火

  产业联盟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

  2002年,我国第一个产业联盟“TD产业联盟”在北京中关村诞生。10余年间,产业联盟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影响力强、类型多样、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点。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产业联盟数量从2002年的2家发展到2013年的90家,成员单位数量也从46家发展到5320家。截至2013年底,以产业联盟成员企业为主实施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超过270项;产业联盟及成员单位共实现核心技术突破1185项,取得发明专利16511项、实用新型5443项,促成国际标准23项、国内标准54项。

  从运作角度来看,产业联盟主要有3类。一是“基于研发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如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二是“基于技术标准和产业链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延伸产业链等方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整体效能,如TD产业联盟。三是“基于市场合作的产业联盟”,主要通过搭建和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成员单位的技术和产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承接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工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如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

  由此看出,产业联盟不仅集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还集合了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在1+1>2的协同创新机制下,有利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一批重大标准,做强做大行业骨干企业。这是产业联盟广受推崇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方面,产业联盟大有作为。比如,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了目前惟一一个总部设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组织——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参与并引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又比如,闪联产业联盟制定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已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专委会理事长俞振华认为,传统行业组织对前沿技术、新领域的把握稍显不足,而产业联盟可以广泛吸纳国内外的创新资源,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伟告诉记者,产业联盟“用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从技术层面打破了行政管理的行业分隔,更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

  产业联盟应重视法人身份

  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联盟没有法人身份,不能以合法的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不能参与合同谈判

  与产业联盟蓬勃发展相对应的,却是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尴尬现实: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从社团注册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关村90余家产业联盟中,注册成为社团法人的不足25%。

  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理事长梅萌告诉记者,产业联盟是松散的协议型组织,通过契约对联盟成员进行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由于没有法人身份,联盟既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参与合同谈判。

  政策破冰出现在201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在全国首次以法规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联盟申请登记为法人。2011年,中关村又相继颁布了多项配套落实政策。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杜朋介绍说,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和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3年底,中关村先后已有20家产业联盟注册成为社团法人。

  “有没有社团法人的身份,对联盟来说大不一样。”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书平感慨地说,作为第一批注册成为社团法人的联盟之一,该联盟的主要工作是推进中国标准的推广应用,带动技术、产品、服务及文化输出。“以前去国外洽谈项目,我们或以企业的名义,或由政府官员陪同,不仅不方便,还很难见到当地的高层官员。成为法人后,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字电视标准走出去。”欧阳书平告诉记者,目前,古巴、老挝、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都建立了中国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

  记者采访的多位产业联盟负责人均承认,即便产业联盟法人化后,作为专业化、轻型化的社团组织,联盟对成员单位的约束力也是很弱的。产业联盟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保持超脱和公正。用城市生物质燃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汪诚文的话说,“如果联盟把活儿都揽在自己手里,和成员单位构成竞争关系,那就没人和你玩儿了。”

  引导产业联盟依法规范发展

  作为新生事物,产业联盟的发展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联盟促进会的成立有利于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

  如何引导联盟规范发展、更好地发挥联盟在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有探索。

  2009年,中关村区域内10多家活跃的产业联盟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自发筹备设立了联席会。2013年底,联席会正式注册成为社团法人,注册名称为“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梅萌成为首任理事长。这个“联盟的联盟”,在促进联盟间协同创新、技术和产业交叉集成上发挥了作用,搭建起了联盟与政府、联盟与联盟、联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梅萌认为,“联盟的联盟”既是国家科技创新总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中关村的创新聚集特点决定的。据了解,成为社团法人后,联盟促进会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承接中关村管委会的部分职能,包括对产业联盟的资金支持及对重大示范项目的征集等。梅萌认为,这种职能承接是用一种更接地气、更自治的方式来管理。促进会具体来说要做3件事,即推动联盟健康规范发展;推动联盟和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资源实现对接;推动跨联盟对接与合作,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与扩散等管理和运行机制。

  梅萌告诉记者,推动跨联盟对接与合作是他最想做、但也是最难做的事。近年来,联盟促进会通过举办联盟主题会、项目论证会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促成了一些合作。“难就难在我们永远无法事先预料到谁和谁能合作,我们能做的,是提供机会让资源和资源自己去碰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梅萌说。

  在跨联盟合作方面,目前中关村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与AVS产业联盟,共同把中国标准推广到了海外。

  对于这种“联盟的联盟”,原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现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李新男认为,产业联盟已经有了完善的发展环境,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发展规律、自身特征等,都有一个深入认识、不断探索的过程。联盟促进会的成立,更有利于解决联盟现存的一些问题,促进联盟健康有序发展。

  联盟促进会的成立是对规范联盟发展的一种市场化探索,那么,应如何发挥政府对联盟发展的引导作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园管委会相继出台了对产业联盟发展的支持办法,联盟促进会还参与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技术联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起草与实施,为联盟运营、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展览展示工作提供支持,对联盟组织实施的重大应用示范项目予以扶持。可见,对于产业联盟的规范发展,政府在保障公平竞争、优化运行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大有可为。(经济日报记者 陈学慧 熊 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