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颜开:增加“蛟龙”成员 探索深海沟

2014年03月10日1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颜开:增加“蛟龙”成员 探索深海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颜开:增加“蛟龙”成员 探索深海沟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在北京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希望增加“蛟龙”家族成员,盼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尽早建成千吨级深海空间站。

  3000米级海试中17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5000米级海试中5次试潜、下潜深度达5180米;7000米级海试中7次试潜,下潜深度达7062.68米……伴随“蛟龙号”坐底、上浮,中国载人深潜“刻度表”一次次被刷新。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2012年成为现实:“蛟龙号”可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旅行”、照相、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去年,“蛟龙号”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颜开表示,“7000米级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以覆盖99%以上的全球海域面积,还有不到1%的海域面积不能覆盖。”

  “这些海区往往是一些深的海沟,是完全未知的世界,那里对海洋学家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颜开表示,希望“蛟龙号”家族增员,探索深海沟。

  “下一步要扩展‘蛟龙家族’,研制万米级潜水器,以及开发各种载人的、非载人的‘蛟龙成员’”。颜开说,“建议国家尽早启动这类潜水器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实时启动此类潜水器的研制。”

  形似小型潜艇、250吨级、长22米、宽7米、高8米,这些外形数据,勾勒出中国深海空间站的雏形。

  “目前,深海空间站的建设,还停留在小型实验平台研制、考核阶段,现在只能到这个程度。”颜开介绍说。

  去年底,中国首个实验型深海移动工作站完成总装,将于近期开展水池试验。

  他解释说,深海空间站是一个更大型的设备,可以携带像“蛟龙号”这样的载人潜水器、以及无人潜水器,相当于水底的“母船”。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统筹谋划,现在还没有时间表、路线图。”颜开表示。

  在深海空间站的动力来源上,他认为,使用核动力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需要延长它水下的运行时间,必须采取各种办法“加足马力”。

  “中国应该像重视‘上天’一样重视‘下海’,应该向规划‘登月计划’一样规划深海装备事业发展”,颜开认为,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不仅可在航空领域、也可在深海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