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会展行业乱象丛生:场馆过剩 骗展频发 伪劣横行【2】

2014年02月21日06: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会展行业乱象丛生:场馆过剩 骗展频发 伪劣横行

  “骗展”频发市场秩序混乱

  台湾富莉登珠宝经理曾梵茵多次遭遇骗展。她说,有的办展公司收了定金就消失,或者交了七八千元的展位费,来了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多少观众,一旦遇到骗展又很难维权,只能自认倒霉。“六年前,我一个月参加三档展会,去年前8个月我才参加了三档,我对会展业已经失去信心了。”曾梵茵说。

  目前国内展会参差不齐、名目繁多,近年来组展方虚假设展、骗取参展商展位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缠访、闹访行为,严重扰乱了会展经济秩序、损害了展会品牌形象。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多数“骗展”问题集中在展会现场实际情况与宣传推介资料严重不符。

  一是“胡乱借光”。一些展会缺少品牌号召力,转而向一些比较成功的品牌展会借光、打“擦边球”,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地参展商到了现场才发现展会实际上规模小、层次低,而真正比较成功的展会在另一个地方举办。

  二是“夸大宣传”。即脱离实际夸大展会面积、规模、参展数、专业参展商等。实际展会只在一个很小、很偏僻的场所举行,所谓的专业参展商也只不过是临时“拉郎配”凑数。

  三是“滥贴标签”。比如本来就是国内展会,却贴上“国际”标签去做招商宣传,或者本意是举办“国际”展会,结果全是国内企业,或者临时请几个外国人撑场面。

  在南宁举行的一次展会上,不少参展商发现主办方提及的行业知名企业多数并未参会,实际规模层次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于是纷纷拉横幅表示抗议,但已经联系不上主办方。后来经过有关方面协调,部分参展商被退还了一两千元不等的参展费,但这远远无法弥补参展商的实际损失。南宁市商务局会展科科长廖丽坦承,这些问题表明当前会展业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亟须加以整治。

  低俗之风蔓延伪劣商品横行

  在不久前西部某省会城市举办的一个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一家农贸公司展台竟然搭建了一个大约20平方米的红色拳击擂台,上书“A FC争霸赛”“男女无差别大战、女子拳王争霸”。展会工作人员说:“请了几名拳击手到场表演,主要是为了攒人气。”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地方性展会多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大量展位都在播放音乐、现场叫卖,外加抽奖、表演,犹如一个大集市。一些展会上低俗之风蔓延,平时难在大众媒体露脸的国内外低俗明星、网络红人、话题人物,受到展商热捧,在展会上靠出格言行、低俗表演等大笔捞钱、增加曝光率。

  此外,部分展会经常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品牌展会也有类似情况。在南方某省会城市举办的香港时尚产品博览会上,现场展品中竟然包括马来西亚的咖啡、越南的米粉、佛山的床垫、山东的鹿肉,许多参加展会的市民纷纷对此提出质疑。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些展馆内号称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却卖出了“白菜价”:一大瓶“香奈儿”香水仅售100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展会上伪劣商品横行,一方面是主办方为了撑场面、上规模而放宽把关,另一方面与困扰会展行业多年的“展虫”问题密切相关。云南省商务厅昆交办主任张镝说,“展虫”们往往是通过关系购买二手展位或者直接将假冒伪劣产品装进背包带入场馆摆卖。“一旦我们强制驱逐‘展虫’,他们就抓住机会大闹一通,吸引媒体前来报道,把声势做大,把展会名声搞臭,以此相要挟。”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