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永远是比“芯”更加锋利的制胜利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悄然发生改变,有人不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强化战斗精神?
《艰难一日》序言中,作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不是超人,但我们拥有共同的不可战胜的信念,那就是勇于奉献,愿意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战友情谊和团队精神献出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才会身赴险境也在所不惜”。可见,美军在“海王星之矛”行动的成功,不仅靠信息化装备的“芯”战,更是靠精神力量的“心”战。
信息化战争并没有因为注入了“文明”和“人道”色彩,而变得柔情仁慈,而是更加残酷、血腥和激烈。狭路相逢勇者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锐利的刀刃”。一名战士没有血性,不可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一支军队没有战斗力、凝聚力,不可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
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官兵,是练出来的。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训练中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只有在劳累和困苦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精神的幼芽才能生长”。作为海豹突击队6小队的一员,作者麦克·欧文参加了全球100多次作战行动。6小队成员在“海王星之矛”前的“地狱周”里,曾连续进行132小时的海中游泳和障碍跑训练,一周的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在“最轻松的一天就是昨天”的训练中,“海豹”才长出了尖牙利爪。
战争年代,我军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最根本的是因为有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虽然“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却永不过时。如何强化当兵打仗是天职、带兵打仗是使命、练兵打仗是本分的价值理念?如何铸牢“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根基?如何砥砺并擦亮血性这个军人品质最耀眼的底色?和平日久,这一系列问题对我们的拷问将愈加严峻。
(来源:国防部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