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是2005年12月6日温家宝同志访问法国期间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的演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利益需要的必然选择;期待中法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携起手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使中法文明交相辉映,共同构建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是2006年7月至11月间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有关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指出: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的振兴,只有有一流的教育,我们国家才有一流的实力,才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家;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巩固扩招成果,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大的公平,要完善政府资助困难学生制度。文中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建议:转变教育部门的职能;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建立教育督导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确立阶段性的教育公平的目标,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包括投入、条件、师资等;提高教师质量,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加强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规范办学行为,包括规范教育市场。
《尊重教育,崇尚教师》是2007年2月4日温家宝同志在东北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从当年起将对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争取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海纳百川,全面发展》是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前夕到校看望师生时的讲话。指出:同济大学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出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放办学,勤俭办学;要把学校的命运、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和民族同舟共济;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2007年9月9日温家宝同志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师范院校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责任,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点上看,师范教育是可以兴邦的;只有真正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师范教育,才是真正的师范教育;做师范生要懂得两点,一是要有爱心,二是要有知识;师范大学造就的应是堪称人师的教育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就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等问题致许雪斌等同学的信》是2008年4月21日温家宝同志给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许雪斌等四位同学的回信。指出: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依法治国,大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是2008年5月4日温家宝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与学生们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公平正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正司法,就是立法必须要做到公,执法必须要做到平。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法治精神的核心是:第一,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第四,立法要发扬民主;第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学法的人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要爱我们这个国家。要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高尚的人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