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温家宝谈教育》主要篇目介绍: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2】

2013年11月05日07: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温家宝谈教育》主要篇目介绍: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

  《把目光投向中国》是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同志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指出: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中美两国相隔遥远,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需要增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信》是2004年4月18日温家宝同志给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回信。提出: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养成关心地球、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本领,长大后为把我们生存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奋斗。

  《坚持启发式教育,培养杰出人才》是2005年8月13日温家宝同志在湖南考察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时在中南大学的讲话。他对师生提出三点希望:高等学校需要坚持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用心;大学要能够培养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做人,立身行事要时刻想着老百姓。

  《身体力行,教书育人》是2005年9月9日温家宝同志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的讲话。指出:中国的教育面临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关键靠教师,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教育,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倡议教授、名师要上课堂;教师要教书育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努力把博士后工作搞得更好》是2005年10月21日温家宝同志在接见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代表时的讲话。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级科技人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制度就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一种好的方法;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要有正确的培养方法,要有大批的优秀教师队伍,要有活跃的学术气氛。要努力为博士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希望在我们的博士后中能出现科技领军人物,能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家。

  《献身、求实、负责》是2005年10月23日温家宝同志在视察河海大学时的讲话。指出:水利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望河海大学培养大批的水利专家和水利方面的杰出人才,为人民造福;希望师生发扬献身、求实、负责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是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辞。指出:这次会议以推动全球范围的全民教育为宗旨,以扫盲和农村教育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农村和不发达地区教育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倡导的全民教育做出了庄严承诺,并体现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实行全民教育,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中国的全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直接推动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我们要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