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李扬:美联储QE退出也可能使中国受益【2】

2013年11月01日12:52    来源:新华财经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李扬:美联储QE退出也可能使中国受益

  全球金融系统扭曲

  《财经国家周刊》:眼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堪忧。美联储原本定于9月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3但并未实施,原因很多,但主要说明美国经济复苏还需较长时间。同样,欧洲、日本等国的复苏也还整体偏弱。你怎样看待眼下国际经济大势及其背后暴露的深层次问题?

  李扬: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国内外都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国际上还远远没有到真正恢复的时候,我们还一直在关注是否会再次下滑,尤其从6月份美联储宣称要退出量化宽松之后。国际形势如此不乐观,是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了危机的影响迟迟未消。

  首先,全球的经济发展方式都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

  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存有诟病,而在全球化过程中,如果某个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方式存在缺陷,一定意味着全球其他的主要国家都存在类似问题。其中,美国是消费过度和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中国是储蓄过度和贸易顺差,两者互为镜像。

  要扭转这样的局面绝非易事。我们从十多年前就开始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至今经济结构仍未见改善。

  第二个问题出在各国财政上,尤其是欧美发达经济体。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美国“财政悬崖”引发了全球性关注,但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大游戏,是美国国会用来制约当局行政权力的一种约束手段,是借此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而已,绝对不会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体系因此停摆。

  给当局赤字设限,然后不断提高上限的做法,致使美国19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60多次所谓的“财政悬崖”,实质上仅仅是国会悬在当局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因而,各国央行都无须反应过度,只需要认真研究美国财政赤字导致经济扭曲这一本质问题即可。美国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杠杆率过高导致了整个经济杠杆率过高。

  第三是金融问题,即各国金融系统功能不全,表现为去功能化。

  本质上,金融部门是中介部门,作用是将储蓄转换为投资,将资金引导至其他群体乃至他国市场,中介成本越低越好,效率越高越好。

  眼下的问题,不是其中介功能缺乏效率,而是几乎就不起作用。例如,美国连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效用有限,表明其金融体系正在逐步丧失功能。大量资金投下去,实体经济却依旧困难,这是金融系统功能丧失的典型表现。

  《财经国家周刊》:对于目前的国内经济形势,你如何分析?

  李扬:今年一季度时,我就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已确定不移,现在也坚持这个观点。但必须强调,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与他国有较大差别。

  前述四点问题,无论与发达经济体还是其他金砖国家等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他国普遍贸易赤字,但中国是贸易盈余;他国普遍惧怕资金流出,但中国现在面临热钱流入的巨大压力;他国普遍居民储蓄不足,但中国的储蓄率却非常高。

  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是由整个经济处于调整期,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率下降等深层次因素所导致的。这些问题今年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因而经济恢复显得不那么强劲。我们必须认识到,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认真分析中国国情。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