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牧民“转场”:从牛驮马背到机动车相随

2013年10月06日11:2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牧民“转场”:从牛驮马背到机动车相随

  新华网西宁10月6日电(记者 张进林 徐文婷)“这里有成群的骏马,还有那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牧民索南才让骑在高头大马上,轻挥着马鞭唱起歌。

  索南才让的身后,是400只羊、3头牦牛、两匹马、3条牧羊犬组成的“转场”队伍,浩浩荡荡地移动在苍茫天地间。

  “转场”指的是牧民们从冬春草场赶着牲畜到夏秋草场放牧的一种轮牧行走过程。

  时值10月初,正是牧民从夏秋草场返回冬春草场的转场时节。按当地气候等实际情况,牧民们在夏秋草场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冬春草场上放牧的时间大概占去一年中的三分之二,因而冬春草场也是牧民们的定居点所在地。

  今年37岁的索南才让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瓦日尕村的牧民,这里也是中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的发源地。为了保护生态,当地实行秋季草场禁牧或轮牧方式,所以每年10月初,牧民就把牲畜从夏季牧场迁出,赶回秋冬季草场,开始定居生活。

  “以前每次转场时,在砂石地或盐碱滩上因为路不好走,人赶着牲畜走得很慢,80公里路要走三四天,现在柏油路都修好了,我们可以开着机动车转场。”索南才让指了指身边一辆三轮机动车,上面放满了一家人此行的全部生活给养。

  索南才让家的夏季草场与临近的天峻县接壤,从那里出发,先走过40公里的乡村水泥路,向东就上了柏油马路。索南的机动车可以直接开到自家帐篷门口。

  据统计,仅2013年,索南才让所在的默勒镇就被拨付1300万元用于改造和建设乡村公路,而这一项投入在青海省全境达到18亿元。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