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作家称旅行者1号在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落后形象

2013年09月16日07:13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作家称旅行者1号在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落后形象

  在距离地球190亿公里的遥远宇宙深空,有一位来自地球的旅行者,孤独而执着地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旅行。本月12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条令全世界为之振奋的消息—经过36年的飞行,“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已确认飞出太阳系,开启人类星际探索时代。如今,它已成为距离我们最远和飞行速度最快的人造天体。它就像测试人类眼界的试验品,看看我们究竟能看到多远的地方,而无论这位旅行者最终能走多远,无论它是否能邂逅外星生命,它都是人类通往更远未知世界的伟大探路者。

  专家释疑

  距离190亿公里,如何与地球通信联络

  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空间探测器和地球的通信联络,就像两个人的通话,你说得清楚,我耳朵也灵敏。由于距离遥远,要求空间探测器携带高功率发射机,同时地球上测控网的灵敏性高。美国在本国的加州、西班牙马德里和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建设了三个大型测控站,三站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正好相隔120度,达到全覆盖,无论地球转到什么位置,都可以和外太空的空间探测器联系上。为了增加测控站的灵敏度,其收发信号的天线比较大。

  “旅行者1号”飞到如此远的距离,实际上其发回的信号已经非常弱了,但仍然可被接收到,这说明美国的测控技术水平非常高。

  什么样的动力源让它维持长寿

  如果“旅行者1号”电源能维持到2025年的话,那个时候,它已经是48岁了。庞之浩说,“旅行者1号”有如此长的寿命,堪称奇迹。它使用了同位素温差发电机作为动力来源,是一种核电源。在空间探测器方面,主要是美国使用了这种核电源,因为空间探测器飞得越远,太阳光照射的能量越低,一般到了木星以外的空间,探测器都需要用核电源。“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及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等都使用核电源。为了防止火星的沙尘暴覆盖在太阳能帆板上,美国“好奇号”火星车也使用核电源,而此前的火星探测器都是使用太阳能电源。

  “旅行者”兄弟使命有何不同

  “旅行者1号”虽然通过光盘带去了人类的信息,但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系中比较遥远的行星。

  “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都属于漫游式探测器,走马观花式地几星连探,1号原来计划是四星连探,在发射时已计算好了,到达木星后,还将探测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为这几颗外行星当时处于非平常(每177年出现1次)的排列状态,所以可使探测器采取行星借力飞行的方式从木星飞向土星,然后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从而实现1个探测器飞越4颗地外行星的任务目标。但“1号”中途“变卦”,因为在探测完木星和土星后,发现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可能有生命,就改道探测土卫六,因路线改变,此后就没有继续探测天王星和海王星,而这样的使命改由“2号”完成。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