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未来,“旅行者1号”去向何方
在探测完土卫六后,由于没有星球需要观测,所以“旅行者1号”关掉了大部分仪器以省电,只保留探测星际空间磁场等设备。未来,它将探测星际空间的磁场和粒子,2025年后就不会有任何的科学数据了,但工程数据会有,还有少量的电量保证传回这些数据,直到2036年。
在这之后,它会依赖惯性继续飞行,如果路过星球的话,还会受到星球引力的影响,但不会靠近星球,只是掠过。它将一直在星际空间漫游,在很长时间后,路过某一个星系,但对人类基本没有意义,因为收不到它的信号,除非遇到外星人,并且它们能与地球建立联系。被小行星等撞击的概率也不大,因为其体积相对来说较小。可能会与小的微流星碰一下,但影响很小。最终的命运就是一直漫游下去,失落在宇宙空间。
旅行者是寻找外星人的唯一希望吗
寻找外星人,“旅行者1号”被寄予厚望。而它是不是人类寻找外星人的唯一希望呢?答案是否定的。庞之浩指出,目前人们也在通过天文观测或发射可能达到更遥远星空的无线电信号,寻找外星生命。对于是否存在外星人的话题,还存在争议。有外星人的话,是否能接收到人类的信号,也还不确定。还有UFO现象,是否和外星人有联系,也还不能确定,有可能外星人也在寻找我们。
庞之浩个人认为,宇宙这么大,有这么多星系,可能有外星人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联系上,或者外星人以其他形态存在。美国开普勒号空间望远镜通过观测已找到了和地球很相似的类地行星,只是距离地球更遥远。很多年以后,随着技术提高,可确定几个和地球最相似的星球,然后再派出飞行可达光速的、更先进的探测器走近它,了解它,未来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找到外星人是否会威胁地球
对于人类的这种主动寻找,有人担心会给地球带来威胁。庞之浩说,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即使是在火星上取样到地球,也有人认为其上的生物可能会给地球带来危害,需要慎重。美国“阿波罗”载人飞船当年从月球返回时,刚开始几次航天员都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检查是否会把月球上的可能会对地球带来危害的生物随身带回地球。他们被封闭在小舱中,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时会见他们都是隔着小窗户。不过后来发现,他们并没有带回这样的生物。此后的几次航天员从月球回到地球后就不再隔离了。
观点争鸣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来说,“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不过他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这次飞行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毕竟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旅行者1号”太渺小了,被外星文明发现的几率也非常小。
如果“旅行者1号”真的被外星人发现了,那些外星人的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肯定是远远高于人类的。刘慈欣认为,因为“旅行者1号”目前所到达的地方是人类无法企及的,而外星人如果在那里“捕获”了“旅行者1号”,肯定说明外星人探索宇宙的能力远远高于人类。“从另一个角度说,‘旅行者1号’代表着地球最先进的科技,而它在外星人看来却是非常落后的。因此,‘旅行者1号’是在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的‘落后形象’。”
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三部曲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他说,其实在小说《三体》里展示的就是外星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撞击。对外星文明的探寻是科幻小说永恒的题材。此次“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只是人类在现实中迈出的一小步。
正如刘慈欣在小说《三体》里想表达的,人类自以为历尽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旅行者1号”还在太阳系
昨天,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太阳系很大,“旅行者1号”距离太阳系的边缘应该还很遥远。他认为媒体对科学家的表述似乎存在“误解”。“旅行者1号”现在应该到了一个之前没有到过的恒星际空间,不过那里应该还属于太阳系。
朱进认为,“旅行者1号”目前虽然已经距离地球近190亿公里,不过距离太阳系边缘肯定还很遥远,也许需要上万年才能真正飞出去。
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中国媒体报道中的说法为“飞出太阳系”,英国BBC和美国CNN等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都使用了“leave Solar System”的说法,翻译过来也就是飞出太阳系。不过,美国CNN的报道指出,虽然宣布“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但如果从太阳系的严格定义来看,把围绕太阳转的遥远彗星也算作太阳系一部分的话,“旅行者1号”要想突破这个范围,还需要3万年。
朱进说,即使“旅行者1号”真的飞出了太阳系,它承载的美好愿望,“结识”外星人的愿望,实现的几率也很小。不过肯定有地球外文明存在,他们如果真的发现了“旅行者1号”,也肯定会有办法读懂人类送去的问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