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制度、没监管 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事实上,紧急手柄在关键时刻发挥着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例如:2012年11月,广州地铁8号线一列车因电弓系统短路导致冒烟并喷出火花,乘客拉动紧急手柄,强制打开车门沿轨道逃生。
一边是生命保障、一边是乌龙频出,紧急手柄怎么管成了争论点——管得太紧,真有紧急情况,不方便使用;管得太松,不论什么情况都能拉一下,也将产生安全隐患。
实际上,要让紧急手柄发挥生命保障作用,关键在于加强监管。《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非紧急状态下动用地铁紧急或者安全装置行为。违反这一规定的,由市交通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在深圳地铁1号线列车车厢里也看到,每个车门旁边都配有一个紧急手柄,并标明“非紧急状态使用罚款1000元”。
然而,一节车厢有10个车门,可监控摄像头却只有两个,在车厢两端。从深圳地铁提供给记者的监控摄像画面,这两个监控摄像头难以全面监控到每个车门。因此,此次事件出现了搞不清谁拉了紧急手柄、为何拉紧急手柄这一问题。
制度明确,却无有效监管。千元罚款由此成了无主的债,不知找谁讨。
而作为地铁运营管理方,陈琪称,他也不清楚对于列车安装摄像头的要求和标准,“如果每个车门都要拍到,那要装很多摄像头。”“有些城市的地铁根本就没摄像头。”
而对于乘客落入隧道,地铁工作人员居然全然不知这一问题,陈琪表示,深圳地铁在安全方面的工作仍需完善,目前调查仍在继续,将力争还原当时的现场情况和全部处置过程,找出漏洞,尽快填补。
9月以来,广州地铁在官方微博上已两次谈及列车紧急装置使用问题,提醒乘客在列车上遇到紧急情况,先通过车厢内的紧急报警器或通话器通知司机,不要随意按压紧急停车装置。并且,隧道内设备多,环境复杂,且接触网带有高压电,不熟悉现场情况的乘客贸然进入很容易发生危险。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