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黑龙江省简介【7】--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黑龙江省简介【7】

2013年08月08日12:43    来源:东北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黑龙江省简介

  三、步人新时代的黑龙江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步人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末,是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时期。东北人民政府明确了东北工农业生产时的方针:以恢复重工业为主,在三年内使东北工业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恢复中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独立自 主的要求;贯彻公私兼顾与劳资两利的方针,发展私人企业;在农村,着重增产粮食,政 府要提供粮种,兴修水利,发放农贷,以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积极组织农民的生产互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这 些方针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恢复和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进一步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建立与发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力互助组织,积极发展换工互助组。1950年,松江省共组织了13万多个互助组,有62.3万农户参加;黑龙江省也组织了l0万多个互助组。互助组之间开展爱国劳动竞赛,鼓励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实行互助合作,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农具,开展爱国生产竞赛运动,松江、黑龙江两省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其次,工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重点是建立和发展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等国营重工业及森林工业,发展纺织、造纸、油脂、制材、日用化工等轻工业。工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工业产量大幅度增加。由于两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结合本省情况,采取一系列坚决而有力的措施,两省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至1950年末,两省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8.6%,提前完成了全面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松江、黑龙江两省党组织重点加强了完善各级人民政权工作。到l950年2月,黑龙江省基本上完成了召开首次县、区、村三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任务,有16个市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松江省到1950年3月底,各县、区、村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均召开了首次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黑龙江省有5000多名新兵、松江省有4000多名新兵入朝作战,涌现出李玉安、井玉琢等许多英雄人物。黑龙江、松江两省人民把工作岗位当做抗美援朝的战场,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支前运动,踊跃捐献。l951年末,黑龙江省人民群众捐款达789.87亿元,可购买战斗机52架;松江省人民捐款940.34亿元,可购买战斗机63架。

  1954年8月1日,经中央决定,原松江省、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设在哈尔滨市。从此,黑龙江省行政建制基本保持稳定,直至今日。当时,按照国家的要求,黑龙江省制订了全省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以下简称“一五"计划)。“一五"期间,国家在黑龙江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方面共投资25.7亿元,占全国的10.3%。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安排在黑龙江的就有22项,黑龙江开始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哈尔滨市动力区(今属香坊区)、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以及用先进矿山设备武装起来的鸡西、鹤岗、双鸭山等新型矿区已初具规模,黑龙江省已由一个原来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变为一个拥有强大的机械、煤炭、电力、轻纺等大型工业的省份。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