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海洋石油699”轮在珠海担杆岛附近的珠江口出海口主航道上倾斜沉没。“这个海域无风也有三尺浪,水深36米,难船右倾110多度,埋泥7米多深。”水哥告诉记者。
“由于沉船下沉的位置很接近过海国际通信光缆,不能强行挖泥,只能扩大挖泥范围。依靠自制的10寸大抽泥管和抽泥器具,全体潜水员不分昼夜连续作业20多天,贴着沉船船底,挖一点,自己往洞里钻一点。”水哥告诉记者,“当时有一名潜水员钻进挖出来的洞里,洞口却被水流带过来的泥土给堵住了,危在旦夕。好在其他潜水员及时挖开了洞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去年9月14日,“华天龙”独自将沉船成功起浮,并移离主航道。
工作起来有病也会变没病
长期在海上连续作业,让水哥患上了船员们的常见病——风湿病和胃病。水哥笑着说,“工作起来有病也会变成没病。我总结我们打捞人要有豹子的速度、鹰的眼睛、蚂蚁的腿脚、神仙的肚子。”
“由于任务繁重,几乎每次作业我们都是在抢时间,所以我们要有豹子的速度。无论是救助打捞还是海洋工程施工,我们都要紧盯每个环节,不容出差错,所以要有鹰的眼睛。工作的时候,每个人的任务量都很重,手脚并用也许都不够,所以要有蚂蚁的腿脚。打捞人24小时待命值班,工作起来没时间吃饭,即使吃饭了也不知道是早饭、午饭或是晚饭,要能经得起饥饿,所以要有神仙的肚子。”水哥进一步解释道。
听起来,打捞人个个都是钢筋铁骨。但是,提起家人,水哥却低下了头。“干我们这一行,不管家里有什么事,都照顾不到。”水哥脱口而出,说完双手掩面,一阵沉默。
“直到1999年,我和潮水结婚17年了,我才从新闻上知道他做的事原来那么危险和艰苦。”水哥的妻子关影雯说。自那以后,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是自己重病需要动手术,关影雯都不通知水哥,“通知他也回不来,反而影响他工作。”
水哥的两个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十分懂事孝顺。周围的人十分羡慕水哥一家子,水哥却说:“孩子们越是孝顺,我就越愧疚,这全部是我爱人的功劳,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记者 杜鑫)
(来源:工人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