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斗力标准贯穿于部队建设各领域各方面
战斗力标准的最高境界是“能战不言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要把战斗力标准体现在部队建设各个领域,贯彻到部队建设各个环节,努力把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提升到战斗力标准的最高境界。
拓展生命线的生长点。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战斗力生成、提高的根本保证,必须围绕战斗力生成、确保打赢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作战功能。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及上级的决议、命令和指示,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全军一盘棋,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大力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化素养,大力培育战斗精神,不断优化构成战斗力的人的因素。把发挥政治工作的直接作战功能作为提高战斗力新的生长点,开发实施政治作战的有效装备和载体,形成富有我军特色的政治作战体系。
疏通战斗力生成的途径。军事训练是军队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无论是实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还是培养战斗作风;无论是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还是增强联合协同的能力,都要依靠训练。抓训练,既要把训练摆到战略位置,又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要设项求真、内容求难、考核求严、作风求实,从难从严贴近实战进行训练,在复杂条件和艰苦环境中摔打部队,确保军事训练与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高度统一。要把作战能力指标具体细化到训练内容、条件、标准、考核之中,确保军事训练经得起实战检验。
强化战斗力标尺的刚性。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部队建设用以衡量利弊、检验得失、决定取舍的标尺。要不断强化这一标尺的刚性和权威性,坚持用这一标尺来衡量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制度和工作思路,坚决改变一切背离战斗力标准的陈规陋习,坚决突破一切束缚战斗力标准确立的利益藩篱,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和制约战斗力生成提高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坚持把战斗力标准确立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鲜明导向,确保改革的顶层设计和一切具体方案,都向着提高战斗力的方向聚焦;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切资源,都向着提高战斗力的方向使用。
(执笔:林培雄、刘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