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试期3个月项目竟试期生产3年 铅排量超审批排放量22倍
在几天的采访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沭阳天能公司基地周围黑浊的污水,令人窒息的气味。虽然无法进入厂区,但明显能感觉到,沭阳天能公司似乎在有意掩饰着什么,那么,那里到底有什么不想为外界所知,他们所掩饰的又和两家公司从环保部公示名单上消失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呢?
2013年1月,环保部公示了全国首批12家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名单,其中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位列第一位和第二位。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在短短三个月之后的4月16日,正式出炉的名单中却只有10家企业,消失的两家企业正是一月份名单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三个月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天能公司的两家企业落榜呢?环保部核查专家组成员孙晓峰教授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孙晓峰教授透露,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沭阳通称为天能一期和天能二期,都属于天能动力国际公司,天能动力2007年在香港上市,是中国最大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在环保核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天能沭阳基地超产能生产的问题,事实是否如此呢?记者查阅了天能动力的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天能江苏沭阳基地2010年实际产能2300万只,2011年就达到了3350万只,增加了45%。深蓝启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袁佳乐告诉记者,从2010年2300万只增加为2011年的3350万只,增加了1050万只,但是天能2010年报显示它们增加的最高预期是600万只,多了450万只,这是天能一期二期项目所不能承载的。
然而从天能动力公开信息显示,天能沭阳基地只有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就是天能一期和天能二期,那么新增的产能是哪来的呢?在多次积极沟通后,知情人提供了一份沭阳县环境保护局的公函,那份2013年6月6日由沭阳县环境保护局发出的公函证实,天能动力在沭阳的生产基地除了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就是天能一期和二期外,事实上还有着一个三期工程,批复产能是334万千伏安,超过了天能一期和二期产能总和还多。公函中还承认,天能三期因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评批复量,未通过宿迁市环保局“三同时”验收,超期试生产。那么公函上透露的是否真实,天能三期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试生产,又超期试生产了多长时间呢?记者电话联系了沭阳县环保部门。但沭阳县环境保护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一再推诿,不肯告诉记者。
记者再次拨通了沭阳县环境保护局监察大队的电话,电话已经没人接听了。而随后记者登陆宿迁市官方网站,又有了新的发现,在2010年的信息公开栏中,宿迁市统计局以宿统发〔2010〕55号文件,同意沭阳天能集团三期工程等项目纳入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上面显示,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经沭阳县发改委批准,投资规模达到 2.5亿元。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现在,这一项目至少已存在了三年。孙晓峰告诉记者,铅蓄电池企业的试生产最多是三个月,然后就要到当地环保部门去核查,通过了才可以生产,不通过还不能生产。现在有一些企业采取不断延续试生产的作法规避监管,这是违法违规的。
业内人士透露,环保部门对电池企业铅排放总量有着严格的控制,以2007年污染物排放量为基数计算,天能沭阳基地的一期项目,也就是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的铅排放总量为66.3千克每年。此后,随着二期、三期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天能集团产能一直在持续增加,但是国家允许的铅排放总量一直为66.3千克/年,并没有增加。综合产能计算,天能电池在沭阳基地的实际产能所产生的铅排放总量规模至少在1.5吨每年年左右,已超过了审批排放量66.3千克每年的22倍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