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一起来看一看昨天和今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和评论。像昨天有很多标题的用词,像“施救”、“好感人”、“替我们赢得了世界”等等,但是你看今天的报道里头,“误认为拍广告”、“精心策划的炒作”、“骗局”,这些词汇的反差是特别大的,而且尤其是在真相层层被揭露的过程当中给公众内心感受的反差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在这背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表面很善而实际上很恶的一种本质。
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个善。其实但看这张照片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环卫工人平时的工作相当辛苦,收入也很微薄,尤其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面辛勤的劳作,确实值得我们为这样一个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当环卫工人汤大姐晕倒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第一时间跑上去为她撑起了一把伞,让很多的大人为之动容,因为要知道在这种时候,可能很多大人内心都有顾虑不会上去帮忙,但是我们看到,当今天有人告诉你一切都是骗局、是假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当然是非常气氛。因为就在这一刻人为制造的这种正能量,变成了让人非常愤怒和震惊的“震”能量。而在这种恶的背后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可能是多方面的,给公众的伤害自然不用多说,我们的情感被欺骗了,大家感觉被忽悠、被骗了。
那么特别需要关注的两个受害者,首先是环卫工人汤大姐。因为当时她并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她被告知要拍一个公益的广告,而且还可以赚一点外快,她觉得挺好的,就去做了。再来看一看这个小女孩,她的年龄并不大,她也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按照大人的安排,当时做了一个这样的献爱心的举动。因此我现在也非常地担心,当这件事情的真相被报道出来之后,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有阴影?她又会怎么来看待这个成人的世界?那么好了,这张照片到底是怎么拍出来?为什么说它是策划出来的?我觉得接下来我们非常有必要去听一听事件的当事人,这个环卫工人汤大姐的说法,也许在汤大姐的经历里头,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很耐人寻味的细节。一起来看。
解说:
8月1日,当这篇“小女孩给晕倒环卫工人撑伞”的报道一经刊出,读者们真实的感动,却让事件的当事者环卫工汤女士吓得不轻,她搞不明白明明说好只是拍一个雨伞广告,怎么是演变成了一场谎言。
(电话采访)
记者:
那您当时看到报纸,您是什么反应?
汤女士:
害怕,你干了是什么事,我都知道了,这个事不是好事,我是被他骗了,如果知道他是说环卫工人晕倒了,我肯定不拍,多给钱都不行。
解说:
49岁的汤女士今年4月刚刚来到广州珠吉街环卫站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星期休息一天,月收入2300多元左右,虽然辛苦但也这么平平静静的工作了三个多月,直到7月30日她偶遇了几个年轻人。
汤女士:
当时我正在工作,有一男一女就走过来说,阿姨你能不能帮我拍个广告?我说为什么要帮你拍广告?他们说天气这么热,我们想卖伞拍个广告。
解说:
双方协商以150元的价格作为报酬,相约第二天拍摄照片。于是第二天中午12点,汤女士和对方在天河黄村大道一条隐蔽的人行道上进行了拍摄。
汤女士:
就是叫我晕倒就行了,拍了六次。
记者:
六次是什么样的过程呢?
汤女士:
就是拉着车走着走着就晕倒了,拍了三次拉着环卫车晕倒了。
记者:
那小女孩给您撑了几次伞呢?
汤女士:
三次。
解说:
这次拍摄的全过程也被一位正好路过的网友拍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网上,在该网友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汤女士还没有晕倒,那个撑伞的女孩也就站在汤女士的身旁,而在她们的周围站着约十个年轻人。
汤女士:
拍完之后就走了,他叫我吃饭,我吃完饭又干活了,我就上班了。
解说:
以为没什么事了的汤女士回去继续上班,然而转天却有一个新闻报料人带着四张现场拍摄的照片拨通了媒体的爆料热线。
郑光隆:
因为他爆料的时候同时也提供图片,看到图片有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这段时间社会负面新闻也太多,刚好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所以我们就去采访了。
解说:
就在第二天当汤女士看到这篇感人至深的报道后,因为害怕而找到那个照片拍摄者时,对方却硬塞给她一千元的封口费。
汤女士:
我骑单车,他丢在我车头篮那里,我都没有拿他的,他给了1000元给我,他叫我不要认,不要讲出来(实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