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新生中国的强军实践(图)【4】--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时事观察

军史发现特别关注

抗美援朝:新生中国的强军实践(图)【4】

■ 徐 焰

2013年07月24日09:1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从苏联进口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这是志愿军的米格-15战斗机群。

■让战场成为新技术兵种演习场——

军队建设和作战方式实现历史性飞跃

百年来,中国人屡受列强欺侮,强军梦与强国梦在心底牢牢扎根。建立一支屹立世界强军之林的先进军队,这一梦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终于变成了现实。

战争期间,根据中央“边打边建”的指导思想,我军作战部队基本都按现代战争的要求实行了新编制,建立了诸多新技术兵种,并将战场作为演习场,实现了由单一兵种作战向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历史性转变。

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我军进行现代战争的一部百科全书。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用购买和仿制的苏制武器装备了106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按苏式规范实现了全军武器标准化、系列化。换上新装备的各军兵种部队(海军除外)多数又以志愿军名义陆续到朝鲜战场轮战,在同世界强手的实战较量中学会了如何打现代化战争。毛泽东曾高兴地说:“现在空军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当年新中国的空军是全军建设的重点,在自身刻苦努力和苏军帮助下,经过朝鲜上空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空战锻炼,几乎是从无到有得到迅速发展壮大。1951年秋,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曾感叹道:“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产党中国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虽然当时年轻的中国空军还不能从世界上最强的美国空军手中夺取制空权,却打出了国威军威,并在战略要地和国土防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世界战争史上,军队由以枪战为主过渡到以炮战为主,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过去主要靠破旧枪支作战的解放军,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完成了这一历史性过渡。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解放军的地炮师数量发展到17个,高炮师发展到8个,其中大部分入朝参加过轮战。同时,入朝参战的陆军25个军的直属炮兵,也都经历了激烈炮战的考验。战争后期,志愿军炮兵已名副其实地成为起到重要作用的“战争之神”。据美国军方统计,战争中美军伤亡有62%系炮火所造成,32%系枪弹所造成,4%系地雷造成。战后中央军委为陆军确定的编制中,炮兵连数量已经超过步兵连,炮兵火力已取代步兵火力成为全军地面火力的骨干。

战争中,解放军10个换装苏式装备的坦克团全部入朝参加过轮战,作战次数虽然不多,却经受了现代化战争锻炼。被称为“军队的神经”的通信兵,在战争期间也得到大发展,一个军的无线电通信机由入朝前的几十部至停战时发展到几百部。战斗部队中的连、排以及坦克单车、航空兵的单机都配备了无线电通信机,其技术水平也有了一个飞跃。工程兵部队大部分也曾入朝参战,并通过抢修和构筑号称“地下长城”的坑道体系,锻炼成一支具有现代战争保障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工兵部队。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更是冒着世界战争史上密度最强的轰炸,以日夜不停的抢修、抢运形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回顾我军历史,抗美援朝战争可称得上部队装备技术进步最快的阶段之一。通过这场战争,新中国越打越强,打出了一个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空军,打出了一个强大的炮兵,并开始全面建设装甲兵,其他技术兵种也有很大发展。这种发展既是我国军民自己奋斗的成就,也是大力引进和运用国外先进军事科技成果所产生的硕果。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建设强大的技术兵种,必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不过由于武器技术的进步常常是超国界的,在输入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推动下,一个国家的技术兵种的建设也可以较之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某种“超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这种“超前”效应还是很有必要的。

几十年来,中国人一谈起抗美援朝战争,总是引发出一种自豪感。过去为数两万人的八国联军就能长驱进入北京,而朝鲜战场上的百万“联合国军”在境外便被打退,此战便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对外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政协会上,毛泽东曾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豪言在朝鲜战场上终于变成了现实——

当“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发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统帅”那一声叹息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已带着强军自信昂首站上了世界舞台。

本文参考文献:《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31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66页。

本文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著名军史专家。

整版照片来源:解放军画报图片资料室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